科研与教学结合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2019-01-06向达兵孙雁霞邬晓勇
向达兵,孙雁霞,万 燕,吴 琪,邬晓勇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必然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也是践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2]。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科研为教学提供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条件,两者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尽管如此,目前在高校教育中,受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平台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创新人才的培养仍任重道远[3]。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更大限度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融合,对提高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实践和探索。
1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科研和教学结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与知识,获得研究能力的训练,养成科学的世界观、工作态度与创造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促使教师不断摄取科学前沿新知识,完成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和教学质量的保障。长期以来,尽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但受限于经费投入、实践条件、基地建设等诸多因素,创新培养方案实施困难。然而,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教师的科学研究正好成为教学上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补充。因此,在科研与教学结合方面,需要从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入手,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体现科学研究的要素与精神,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构建科研教学融合体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教师课题,从教学实验环节、实习环节、创新实践与创业孵化、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等诸多环节手入,形成科研教学全方面、全过程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
2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探讨
2.1 构建学生特征数据,因材施教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各个学校进校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充分认识学校各专业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征,对实施因材施教、构建合理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学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学生进校后设计问卷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从学生的专业认识、兴趣领域、长远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导师提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使专业导师能较清楚地把握学生的基本特征,在科研项目安排和实践教学环节上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学院学生的专业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
2.2 转变教学思路,创新开展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填鸭式”的方式将整个课堂讲满,导致教师讲到嘴软,学生听到瞌睡[4]。这种教师单方面灌输专业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不利用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长此以往导致主观能动性的缺乏。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将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仔细梳理。在授课过程中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出知识点的概要。积极构建以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推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和思维活力。通过教学思路的转变,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2.3 优化教学结构,科研思路促进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学院从3个方面构建了梯度的创新体系。一是在创新实习实训方面,分设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层次。认知实习阶段,以教师的科研合作单位为切入点,在认知实习层面让学生参观、了解专业领域的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然后完成认知实习总结,并由专业导师给予考核;专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在定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实习,分配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生产研发环节,教师驻点带队,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相关的企业情况,从企业的各个环节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和应用转化情况,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总结讨论,并由导师给予考核;毕业实习阶段,则根据学生的工作签定情况进行分别落实,完成后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并给予考核,从感性认识、实践操作到落实就业3个层次完成创新能力培养。二是创新实践与创业孵化方面,形成了2个层次。创新实践则由学生自行组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科研课题,也可申请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项目完成后由专家进行考核评估,对能孵化的项目入驻学校的创业孵化园进入第二层次,在创业孵化园由创业导师进行定向培育和成果转化出园。三是在创新性项目方面,分3个层次给予项目资助。学校每年开展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申报,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申报,专家评审通过开始执行。项目结束时,专家评审优秀的给予奖励,并推荐为创新性计划,进入第二层次,完成较好地给予奖励并推荐国家级创新性计划。对不同级别的项目在综合测评和物质奖励上给予不同考虑。通过3个层次的创新性计划梯度设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考核激励制度并举,确保教学科研长效结合
2.4.1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确保学生学有所依
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有了极大的转变,导致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所事从,课余之外无所事事。学院从大一开始,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教师简历公开,让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导师根据情况面试选择学生,实行“双向选择、主被动退出”的动态结合机制,让学生在学业、科研、专业规划等方面都有导师的指导。同时,学生可顺利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参与到导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从而增强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快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同时,通过退出机制,让导师和学生存在危机感,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导师更加有责任意识。学生提升课余之外的综合能力,导师获得科研小助手,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良性循环。
2.4.2 教师学生双考核双评价,激发师生创新活力
合理的考核机制是推动高校科研与教学内在融合的有效手段[5]。为了有效调动师生进行创新实践,从课内课外发掘创新实践活动的潜能,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型评价体系,从而保障教师与学生科研教学结合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在学生层面,学院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引入科研成果计量统计表,包括文章、专利、专著、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比赛获奖等,根据不同的成果类型及级别考虑适当的综合素质测定加分项,建立综合素质测评加分标准。同时,根据成果的级别,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物质奖励。在教师层面,从考核机制上,要求每位教师指导本科生最低数量,与年终考评挂钩。奖励方面,根据指导学生获得的成果级别,在物质层面也给予奖励,同时可折算成教学工作量,并在职称晋升中给予优先考虑。通过从学生和教师2个层面入手,有效地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为创新型人才的持续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3 结语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科研与教学同等重要,两者既相互支撑与联动,又相互促进与提升。开展科学研究为教学开辟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特别是在目前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其核心主体在于创新型人才的驱动,创新创业的实现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实践。通过科研和教学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学院学生培养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显著提升。目前,全院师生全面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达到80%以上,在国内外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人数达150人以上,毕业生围绕导师课题撰写毕业论文占70%以上,综合成绩远远高于其他毕业生成绩,校级和院级优秀论文90%以上是参与导师项目完成的毕业论文。参加科研实践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就业率和就业单位层次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因此,科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现代化教育多元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升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诚然,学院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诸多方面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不断创新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