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提高山羊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

2019-01-06储晓鸿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补料血缘瘤胃

储晓鸿

(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畜牧兽医站 226621)

随着山羊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了山羊养殖,海安市的养殖规模逐年升高,但相应的养殖效益却始终无法提升,针对此种情况,开展了“提高山羊生产性能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根据本地山羊养殖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在提高山羊生产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提高山羊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

在此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山羊生产性能的关键性技术包括:推广含25%本地山羊血缘的杂交母羊、实行羔羊早期补料、预防羔羊瘫软病、45 日龄断奶、加强育成期瘤胃调理等综合措施。自2013 年开始,截止到2015 年,推广使用此项关键性技术的母羊有53.33 万只,所生产羔羊达到170.12 万只,育成羔羊有163.19 万只,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

1.1 推广含25%本地山羊血缘的杂交母羊

育种改良是改善本地山羊生产性能的主要方式,海安市首次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是在1998 年,经过10 多年的轮回杂交,自主选留了部分杂交品种,并引进萨能山羊,徐白山羊等多个品种,导致海安市的母羊品种较为繁杂,繁殖性能相差较大,不利于规模化饲养。通过对规模化养殖场中繁殖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汇总发现,饲养含25%本地山羊血统的杂交母羊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其平均产活仔数达1.80 头,45 日龄断奶时山羊成活率为95.92%,每头母羊年育成断奶羔羊3.06 头,平均体重8.72kg,每头母羊年利润274.25 元;含50%本地山羊血缘母羊每头年育成断奶羔羊3.17 头,虽然年育成羔羊多0.11 头,但养殖利润仅227.98 元,含12.5%本地山羊血缘母羊年育成断奶羔羊2.73 头,年养殖利润149.85 元,含25%本地山羊血缘母羊年养殖利润比含50%本地山羊血缘母羊和含12.5%本地山羊血缘母羊多46.27 元、124.40 元,经济效益高20.35%和83.02%,应大力推广含25%本地山羊血缘的母羊。

1.2 推广羔羊早期补料、45 日龄断奶

通过对羔羊进行早期补料能科学的调控羔羊摄入的营养,使其生长发育状态达到最佳。同时早期断奶能缩短母羊的繁殖周期,使空怀时间减少,帮助母羊保存体力,促进身体恢复,为下一次配种做准备,大大提高母羊的生产利用率,通过早期断奶技术的实施,山羊能达到两年三产。另一方面早期补料缩短生产周期,使山羊提前出栏,增加养殖效益。在规模化饲养中,通常使用同期发情等繁殖技术,早期补料可实现羔羊集中断奶,集中育肥和集中出栏,有利于生产程序的组织实施。此外,早期补料能促进羔羊瘤胃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在后期育肥过程中,提高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增加采食量,能有效提高生长发育速度,缩短山羊的育肥时间。并且在羔羊断奶重和成活率方面有显著提高。

通过使用颗粒饲料对羔羊进行早期补料试验可知,羔羊成活率、断奶体重有显著提高,母羊失重降低,母羊养殖效益显著提升。试验表明,在羔羊7 日龄时补料的效果最佳,成活率最高,平均增重6.62kg,平均每窝经济效益达360.85 元。

2 预防羔羊瘫软病

羔羊瘫软病是一种主要症状为瘫软的羔羊疾病,发病特征较为明显,在最近几年中,羔羊瘫软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的情况死亡率达40%~60%,通常情况下死亡率为10%~20%,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病原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同时对其临床症状,解剖病变的方面进行研究,可了解其发病原因。

2.1 羔羊瘫软病的发病原因

羔羊瘫软病的发生主要是母羊在怀孕期间的营养摄入不足导致,大多数患病的养殖场,怀孕母羊的日粮成分较为单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钙磷比例失调,导致母羊的营养缺乏。饲养管理条件较差,也能诱发该病的发生。母羊缺乏光照,运动量较小会导致新生羔羊体质虚弱[1]。

2.2 羔羊瘫软病的临床症状

7d 内的新生羔羊发病率高,早期患病时,羔羊的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萎靡不振,呼吸速度加快,心跳加快,到发病后期心跳迟缓,反应较慢,黏膜苍白,时常有尖叫声,随着病情的发展,耳部、鼻尖冰凉,四肢瘫软,部分情况会两前肢跪地,或两后肢拖地行走,无法正常吮吸母乳,驱赶时步态不稳。病情严重的患病羊会出现空口咀嚼的现象,眼球肌肉震颤,四肢萎缩痉挛,角弓反张,部分情况下会出现阵发性痉挛,平躺。患病前期大便干燥,或大小便次数降低,甚至没有。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症状,粪便表面有黄色黏液,在发病24~48h 后,患病羔羊体温降低至36℃以下,部分患病羊无法测出体温直至昏迷死亡,该病的病程大概为2~5d,如果发现的及时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通常能够康复[2]。

2.3 羔羊瘫软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羔羊瘫软病的基本措施,尤其是对母羊怀孕期间的饲养管理,同时要增加营养供应,保证怀孕母羊的营养摄入充足,海安市针对羔羊瘫软病的预防所采取的措施是,为母羊提供全价颗粒饲料或使用预混料,配制全价饲料,以保证日粮中所供应的营养充足,同时,要确保各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如碘、铜、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均衡,避免单一营养素过高,在冬季饲养时要适度增加母羊的运动时间和光照时间,保证环境卫生清洁,通过饲养管理和营养措施,羔羊瘫软病的发病率由8%降低至1%以下,同时,母羊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泌乳量也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羔羊的生长发育。

3 瘤胃调理

在育成期调理山羊瘤胃能有效提高其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羔羊断奶进入育成期后,会经历饲料的转变,由原来的哺乳加补料过渡到全部饲料,此过程容易对山羊造成应激,增加育成前期的饲养难度[3]。山羊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是调节瘤胃内菌群平衡,帮助其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菌落,提高育成期山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成活率。通过对羔羊瘤胃发育情况的研究,并与CNCPS 体系相结合,对育成期羔羊的饲料配方进行调整,饲料原材料要安全优质,配合使用先进的加工技术,配制具有调节瘤胃菌群作用的饲料。

CNCPS 体系的建立以瘤胃功能、微生物生长规律、饲料的瘤胃消化和外流及动物生理模型为基础,是一个评价饲料的系统,能全面反应饲料中的营养特性,可以作为评价山羊日粮营养的工具。其中包括两个部分净蛋白质体系和碳水化合物模型。

项目组通过对比试验对调理饲料和普通饲料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饲喂瘤胃调理料的试验组育成羊成活数量为119 只,成活率达到99.17%,日增重为98.2g;而使用普通饲料的对照组成活数量为117 只,成活率为97.5%,日增重76.6g。对育成羊进行瘤胃调理能显著提高日增重,每只羊经济效益提高12.22 元。

4 讨论与小结

针对山羊繁殖性能较低,育肥情况差,母羊品种繁杂等问题,实施开展了山羊生产性能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对羔羊进行早期补料,提高其成活率及断奶体重;通过营养调控预防羔羊瘫软病的发生;以羔羊瘤胃生理特点与CNCPS 体系为理论基础,研制具有调理瘤胃功能的饲料,促进山羊胃肠道的健康。通过以上几点措施的实施,山羊的繁殖性能有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项目推广的3 年,海安市山羊养殖行业累计增收17145.06 万元。

猜你喜欢

补料血缘瘤胃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中冷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分析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牛犊错牵难以要回 血缘鉴定确定归属
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古今贯通,民族诗歌的一脉血缘
填料塔式发酵装置用于米醋的补料发酵研究
超出血缘亲情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