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农业建设基础 助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019-01-06李俊玲

吉林农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基础农业生产

李俊玲

(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政府,吉林辽源1362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作为我国的根本产业,对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非常重大。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广泛运用,这大幅提升了农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我国要想实现长远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必须严把粮食关,切实地做好农业基础建设工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由此可见,研究农业基础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农业基础建设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分析

在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比较低、生产规模较小、商品率和生产效率都不是特别高,这样农业收入完全取决于资源的投入量,即资源投入更多,农业收入可能就会更高,反之,资源投入较少,农业收入势必不高。站在现代农业生产的角度看,科学技术的飞速突破以及农业生产投入的大幅增加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与壮大,当代农业生产对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生物信息技术、耕作技术以及节水灌溉技术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运用。然而,由于传统的农业经营发展理念的制约,我国当前的农业基础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力依旧不足,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劳动力流失问题非常明显,农村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此外,由于农业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农副产品的加工水平偏低,市场流动性较差,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然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农产品原材料出售依旧占据主流地位,精加工、深加工农产品非常稀少,农村中的技术工作人员十分匮乏,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入户,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

2 农业基础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

2.1 有利于丰富增收扩需的措施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的需求。所以,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推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当前,农村种植业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农村水利、交通以及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足,农业生产条件不佳。农产品的流通存在严重的问题,仓储、交通、信息等硬件建设严重滞后,这都与农业基础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农业基础建设力度不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仅能够发展效益农业,还能够丰富增收扩需的措施。

2.2 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要想真正地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就必须确保农业生产结构科学合理。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并不合理,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足,产业比重不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3 有利于开发特色产业

各地市场需求与自然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发展农村经济、开展农业基础建设工作时,就必须实事求是,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地利用好当地的各种资源。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对生产特色食品、拓宽食物的生产加工面积、加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开发出农村的特色产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 结语

在我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今天,农业基础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地做好农业基础建设工作,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基础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不等式”基础巩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整式”基础巩固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