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2019-01-06王光磊

吉林农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穗肥苗期秧苗

王光磊

(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吉林公主岭136100)

要想达到水稻的高产优质种植,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本文从种子处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有益的帮助。

1 种子处理

在选择好种植的水稻品种之后,要对种子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才能够进行种植。首先进行晒种,在播种前的2~3天,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将种子平铺在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厚度保持在3~5厘米,在晾晒时要勤加翻动,尽量要让每粒种子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这样能够提高种子的活性,为苗齐打下基础。之后进行选种,通过选种挑出瘪粒、碎粒、有虫粒和草粒,选择粒大成熟度好的种子。浸种是为了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把选好的种子用药剂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子的抗病能力,能够有效的防止恶苗病、苗稻瘟病、立枯病等病症的发生。这些工作做好之后,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清水过一下,然后保持在32℃的温度进行恒温催芽,在芽长1厘米时进行移栽。

2 播种环境

2.1 苗期温度管理

在气温保持在5℃~6℃时,就可以开始进行育苗,播种前,要把苗盘浇一次透水,然后,把种子均匀地播种在苗盘上。需要注意的是,在苗期管理过程中,要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育成弱苗;低温缺水育成小老苗;温度过高或过低引发立枯病造成死苗。对于温度的控制棚内温度应保持在30℃~32℃。当外部气温过低时,应在大棚四周用草帘覆盖等方法保温防冻。秧苗长至1.5叶时,棚内温度应该控制在25℃~30℃,2.5叶时,棚内温度应该控制在20℃~25℃,3.5叶时,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0℃。

2.2 苗期水分管理

不仅是在温度上要有所控制,在水分的供给上也要有一定的程序,在苗床上的土有板结情况时进行第一次浇水,秧苗在2.5叶之后,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需水量会逐渐增加,要勤浇水。秧苗在缺水时要在日出之前或者日落前进行浇水。浇水要一次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不能大水漫灌,水温应保持在15℃左右。

3 水肥管理

3.1 施肥

需要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同时要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不能一次施入过多的肥料,到中后期如有冷天气,可施用叶面肥,以促进生育,提高抗寒力。蘖肥要分两次进行施用,第一次应在返青后施用,最晚不能超过6个叶,当长至7~8个叶时进行第二次施用;穗肥应该在长至10叶时进行施用,穗肥也分两次进行施用,第一次在颖花数分化时施用,第二次在剑叶露尖时施用。

3.2 水量供应

插秧后,水层要保持在苗高的2/3,返青后水层要保持在3.3厘米,10叶期后,要采用干干湿湿的温润灌溉法。当田间茎数达到80%时,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不出拔节的地块进行撤水晒田7~10天。当温度降至17℃以下时,要灌溉15~20厘米的深水,其余时间要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每次灌水4~5厘米,黄熟期停水。

4 病虫害防治

4.1 防病

主要以预防稻瘟病为主,预防期为6~7月,每公顷用30%新克瘟散100毫升或40%稻瘟灵1.5公斤,兑水300倍喷雾。对已经发病的地块要做到尽早喷药。或者选用25%使百克乳油每亩30~40毫升;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每亩70~100克;70%三环唑亩用水量30~40公斤进行喷雾。

4.2 防虫

防潜叶蝇,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兑水450公斤喷雾,施药前将水撤至5厘米深,1天后进行正常灌水;防负泥虫,公顷用 2.5%敌杀死乳油 225~300毫升兑水 225~300公斤喷雾或2.5%敌百虫粉30公斤喷粉;防二化螟,可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或亩用95%的杀虫单粉剂35克进行施用。在每年的7月初进行第一次防治打药,在7月中旬至8月初进行第二次施药。

5 收获

要在水稻进入完熟期进行收获,一般水稻出穗35天之后,才能达到成熟的标准。当90%以上的稻壳变黄、谷粒定型变硬、米呈透明状时,就可以进行收割了。

猜你喜欢

穗肥苗期秧苗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农民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