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临床应用*

2019-01-05李少明汤万荣杨荣彬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胆漏探查胆总管

李少明,汤万荣,李 薇,杨荣彬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江门529000)

胆总管结石为肝胆外科专科常见疾病,因结石导致胆管梗阻,常引起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腔镜外科的发展,外科医生腔镜技术的提高,大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例已在腹腔镜下完成。我们开展大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发现若干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①术中胆总管放置T管,腹腔镜下缝合胆总管操作困难,耗时较长;②T管窦道形成较慢,病人需长期留置T管,对病人造成困扰;③由于T管有撕脱风险,部分病人有胆漏、胆道出血可能;④住院时间较长等。为此我们对术式进行改良,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道探查、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共125 例,术前均经CT 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排除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胰腺炎及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等重症患者。根据术中引流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6 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对照组89 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 管引流术。术前临床资料如下表。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 手术方法 仪器设备采用电视腹腔镜(Olympus)和胆道镜(Olympus CHF P20),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内麻,取头高足低左倾位,采用三孔法(剑突下、脐上、右肋缘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暴露胆总管,在肝总管与胆囊管的交汇处稍微靠下的地方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约0.5 ~1.5 cm(一般情况根据结石的大小决定切开的长度,切口越小越容易愈合),置入胆道镜,予取石钳或取石网篮取出胆道结石后,探查胆道,上至左右肝管开口,下至十二指肠乳头,确保无明显胆道出血、结石残留。观察组予探条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确保胆总管开口通畅,胆道镜直视下置入胆道支架管(双J管),远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至少15 cm(预防支架管回缩至胆总管导致拔管困难),近端置于肝总管,退出胆道镜,予4-0可吸收缝线连续一期缝合胆总管,Winslow孔留置腹腔引流管l根。对照组留置T管,予4-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胆总管,检查无明显出血、胆漏后,于Winslow孔置留腹腔引流管l根,最后关闭腹腔。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均拔除胃管、尿管,下床活动并酌情少量饮水,第2 天可摄入普通流质饮食,术后常规先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约于术后1周行伤口拆线。观察组约于术后2~3周行纤维胃十二指肠镜下胆道支架拔除,对照组至少需术后1月回院拔除T管。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日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及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讨 论

1 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优势分析 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在处理胆总管方面更加简单、快捷,腹腔镜下缝合胆总管较为困难,且胆总管缝合后胆道连续性相对较差,术后存在胆漏风险[2-5]。腹腔镜操作T管窦道形成较慢,拔管时间较长,病人需留置T管至少1月,护理困难,且T管可能脱落,从而导致胆漏、胆道出血。患者长期留置T管,胆汁丢失过多,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失衡,以低钾、低钠血症多见,病人常有纳差、乏力、腹胀等不适,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本手术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日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及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充分的内引流情况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安全、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更容易接受,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可以代替T管引流,成为更加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

2 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6-8]:①影像学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者;②胆管壁无急性化脓性炎症,无纤维增生或明显增厚;③胆总管直径≥1.0 cm。以下情况笔者认为不适宜行一期缝合,包括[9]:①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②反复胆道镜操作或术中行胆道碎石,导致胆管壁损伤者;③术中发现胆道结石难以取尽或怀疑可能存在结石残留者;④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胃镜无法到达壶腹部,术后可能出现拔管困难)。

3 胆道镜入口的选择及胆道镜的应用 我们采取“三孔法”进行手术,对于初学者来说,Trocar孔的选择应该注意[10-12],Trocar的位置既要利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又要为胆总管探查提供有利方位。我们常规经剑突下操作孔置入胆道镜。对于胆总管较细,结石数量少,结石无明显嵌顿的病人,一般采用软镜,配合取石钳、取石网篮进行胆道取石,其优点是镜头活动度大,利于探查,且镜身较软,不易对胆管造成损伤,缺点是定位及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要求相对较高。对于胆总管明显增粗,大量结石,结石质地较硬并伴有嵌顿的病人,一般采用硬镜,其优点是操作及定位相对较易,可配合液电或激光碎石,缺点是镜头固定,探查肝内胆管较之软镜无明显优势,镜身较硬,入镜或胆道操作时容易损伤胆管导致出血或胆管切开处撕裂。

4 腹腔镜下胆总管结石取出方法 对于胆总管中段的结石,一般先采取挤压法、钳取法取出胆道结石。胆总管下段结石大部分病例可通过冲洗法将结石冲出,方法是往胆总管置入输液延长管,外接注射器,往胆总管加压注入生理盐水,利用压力差将下段结石从胆总管切开处冲出,最后置入胆道镜探查胆道,排除结石残留。对于一些复杂结石,我们综合采取了网篮套取法、激光和液电碎石,获得了良好的取石效果,由于胆道镜的应用,整个取石过程可在直视下完成,至今尚未见有病例出现术后结石残留。

5 胆道支架管的选择 胆道支架管应用的目的在于:①胆道减压,防止胆漏;②支撑胆道,预防胆道狭窄。我们利用泌尿外科常用的双J形管作为胆道支架管,操作时先经胆道镜操作孔向十二指肠内置入导丝,从体外将双J管的猪尾端拉直并套入导丝,用推送管向胆总管远端推送,直至送入十二指肠内,退出导线和推送管,将另一猪尾端留置在肝总管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双J形结构可预防支架远端回缩至胆总管,从而出现拔管困难,同时近端亦可长时间停留于胆道,不会过早脱落,从而失去胆道支撑和内引流作用。即使这样,约五分之一病例,胆道支架管仍可自行脱落,但脱落时间一般在术后2周左右,此时胆总管已生长牢固,导致胆漏的可能性不大。其余病例均于术后3-4周于胃十二指肠镜下行胆道支架取出,过程顺利,无拔管困难,随访2年无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

6 术后胆漏的预防 为减少胆漏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掌握镜下缝合技术和胆道镜、腹腔镜的精细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术中要尽量避免损伤胆管,缝合时要轻柔、精细,避免对缝线进行反复或用力牵拉致胆管壁割裂而导致手术失败。胆管壁全层可用4-0可吸收缝线连续锁扣缝合,缝合时应尽量减少缝合线、缝针对胆管壁的损伤;②严格把握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术中可借助加压冲水方式及纤维胆道镜进行探查,以保证胆总管远端通畅和肝内外胆管无结石残留。③缝合后对胆管切口处进行观察,查看有无胆汁渗漏,缝合部位可用四分之一小干纱布擦拭,观察有无胆汁黄染,若存在则应缝合加固该处结节。本研究中采取上述措施后,仅有2例发生胆漏。

综上所述,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胆漏探查胆总管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肝胆手术术后胆漏的相关原因分析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