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与控防措施探讨

2019-01-05马超龙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寄生虫患病畜牧

马超龙

(青海省祁连县畜牧兽医站 810499)

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养殖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动物经常感染的疾病及疾病发病时间、发病特征和传播途径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比较完善的防控预案,保证养殖场安全养殖,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1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类型分析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所患的疾病大致可以分为3 类:普通型、传染性,还有寄生型。这3 种类型的疾病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1.1 普通型动物疾病

所谓普通型疾病,顾名思义就是常见的疾病种类。这些疾病本身对于动物生长影响可能比较小,但如果养殖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防控治理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如动物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外伤、眼部一些疾病等[1]。

1.2 寄生功能型动物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是出现在一些散户养殖中,主要是动物消化道内存在一些寄生虫,这也是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很多疾病实际上都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如原虫寄生虫、蠕虫寄生虫等。

1.3 传染性动物疾病

这种疾病对于整个养殖场来讲威胁最大,一旦有个别动物患病而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可能会传染给更多动物,从而形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而,对于常见的传染病,养殖户应足够重视。

2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分析

动物疾病的产生实际上是多发的,也就是说病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人为、环境、动物本身3 种因素。

首先,所谓人为因素指的就是养殖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无意间对动物造成身体伤害。比如说在进行饲喂饲料和饮水时,由于养殖人员没有对饲料和水进行清洁,可能诱发动物产生疾病。同时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对动物生长的场所没有做好日常打扫和消毒,可能也会导致一些动物发生疾病。

其次,环境因素指的就是动物生存的环境可能会造成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当动物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

最后,受动物个体差异影响,有些动物本身身体素质比较差,免疫能力不足,无法抵御病菌侵害。如有些动物由于生了一场大病后并没有完全痊愈,一旦遇到新病菌后很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从而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2]。

3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

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注意加强动物疾病防护工作,利用先进的防控措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疾病做防控,尽早防护远比动物患病后进行治疗要容易。

3.1 制定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

养殖户必须养成科学的习惯,对每天的养殖工作都要进行严格的记录。首先从动物饮用水开始,保证水源清洁,记录发病期间的饮用水来源,便于日后追根溯源。其次就是对于喂养饲料来讲,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应对饲料有不同配比,同时记录相应配方。最后就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有动物患有疾病,应及时将其隔离,同时还要登记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

3.2 制定动物检疫制度

在畜牧养殖中,不仅养殖户应做好疾病防御工作,相关部门也应做好动物检疫工作。首先,检疫部门应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在容易患病的季节应抽调专门的工作人员进入各养殖基地,对养殖动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基本了解,同时告诫养殖户应注意的防控问题。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疾病预防疫苗推广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患病问题,切实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其次,要注意检查动物成长场所的通风和卫生情况,对于存在通风不良和环境污染情况的要及时通报,并且监督整改。同时养殖户在引入新品种动物时必须报备相关部门审批,不可擅自引入易感动物[3]。

3.3 制定完善的环境改进制度

首先,依照动物自身身体条件,将不同身体素质的动物分别喂养在不同环境中。同时应整体改善养殖环境,发现有污染源的养殖场要责令尽快整改。同时,对于经常患病的养殖场要加强定期消毒工作,尽可能消除病菌。

4 结语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有分析动物发病病因,及时治疗的能力。同时还要做好疾病防护工作,提升整个养殖的科学性,尽量降低疾病对养殖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

猜你喜欢

寄生虫患病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趣闻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