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家禽屠宰监管的思考

2019-01-05李喜荣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屠宰场家禽屠宰

李喜荣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食物环境监管中心 518116)

深圳市自2014年7月发布首个家禽集中屠宰企业试点后,逐步开展全市家禽集中屠宰工作,由政府相关部门安排专业的检疫人员,赴屠宰场进行驻站监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家禽屠宰检疫规程》等为参考依据,在屠宰前后进行全方位的检疫,极力确保家禽产品流入市场时的安全性,最大程度上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自2014年至今,深圳市家禽集中屠宰监管已经实行4年有余,颇见成效,将混乱不堪的屠宰市场集中监管,将疫病有效的控制在源头,有效保障家禽市场的稳定,市民的饮食安全。由于家禽屠宰过程中的问题较多,目前仍有部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1 家禽屠宰监管现存问题

1.1 时间波动

因家禽饲养时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时间波动,造成家禽进入屠宰场的时间会有偏差,直接导致检疫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对家禽进行屠宰前的安全检验。若其中存在禽类传染病,甚至人禽共患病,会污染屠宰场内其他待宰家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人患病。除此之外,若有大量待宰家禽同一时间运输至集中屠宰点,造成屠宰点不能第一时间宰杀,容易造成家禽滞留,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家禽死亡,疾病可能大面积传染。由于集中屠宰点属于私营企业,非国家直属机构,相关检疫的工作人员没有驻场检疫的条件,造成屠宰点检疫人员安排困难。

1.2 部分家禽未进行屠宰检疫

现阶段实行的集中屠宰点仅对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家禽进行屠宰,然后进行统一的屠宰检疫、申报,最后流入市场。但仍有部分家禽未获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不能在集中屠宰点屠宰,地方部分地区仍存在屠宰区,造成安全隐患。

1.3 产品追溯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经过家禽屠宰检疫的合格产品没有明确的与未检家禽产品进行区分,在市场中流通产品不能达到100%来源清晰,去向明确,致使屠宰检疫监管中出现漏洞[1]。

1.4 企业管理不良

根据《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及深圳市的相关规定,家禽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病死禽、内脏等应送往深圳市城市废物处置中心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但部分企业未按规定进行,自行焚烧、掩埋等,甚至是将家禽内脏煮熟后喂鱼,给疾病防控带来安全隐患。根据相关规定,家禽屠宰场要求待宰区域设立待宰圈、隔离观察圈、病害动物及产品回收区等,且要有疫情报告制度,但由于管理问题,部分屠宰企业的操作不规范,疫情报告制度不完善[2]。

2 应对建议与办法

2.1 确定家禽入场时间

确定家禽入场时间有助于检疫部门及时查证验物,通常活禽入场时间确定在每天的16:00~20:00;屠宰时间在每天的19:00~22:00 较为适宜,同时屠宰场应做好与监管机构的协调,便于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3]。

2.2 严格查验检疫证明

对于需要入场屠宰的家禽,需要具备《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进行申报,严格禁止不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家禽入场屠宰,同时严厉打击非法屠宰点。

2.3 完善产品可追溯体系

家禽在佩戴脚锁扣和二维码牌的环节需要有检疫监管人员在场,并对检疫合格的与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进行区分,二维码牌可以详细的记录产品的具体信息,包括产地、产地检疫情况、屠宰检疫情况、终端销售信息等。定制的二维码排和锁扣要由专人负责保管。

2.4 家禽屠宰过程的监管

企业需要承担食品安全的相关责任,在屠宰过程中,要求有专业的兽医和品质检验人员在场,并对屠宰检疫的整个环节进行监管,可以使用视频设备,便于监管部门远程查看屠宰各环节的情况。同时,屠宰场要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工作记录。

2.5 无害化处理的监管

所有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内脏、尸体等需要根据《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送往深圳市城市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生物安全处理记录》。对于违规处置的屠宰场进行处罚。

3 小结

深圳市有关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此项举措对保证家禽产品安全,确保食品卫生至关重要,但在此项工作中,仍然面临部分有关屠宰监管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企业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屠宰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同时家禽集中屠宰检疫及监管工作也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共同做好家禽屠宰检疫监管。

猜你喜欢

屠宰场家禽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牛魔王”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