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创新与实践

2019-01-05

河南农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三资网络平台集体

濮阳市华龙区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搭建网络监控及民主监督平台,创新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和财务“三管、二审、一监控”有效机制,促进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2016年12月,华龙区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区)”。目前,全区9个乡(镇、办)59个村全部实行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统一监管农村集体资金21 198万元、集体资产89 632万元、集体资源土地0.59万hm2,实现了“三资”监管网络平台监控。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三资”监管体系

濮阳市华龙区委、区政府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列入农村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华龙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实施办法》,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和公开平台。各乡(镇、办)以农经站为基础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定岗定责,做到有机构人员监管、有制度规章约束、有标准服务大厅、有“三资”监管网络平台。全区9个乡(镇、办)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1人,59个村均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配备理财人员215人、财务人员112人。全区自上而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监审网络,实现了对农村集体“三资”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二)探索创新,推行“三管、二审、一监控”管理机制

华龙区从农村管长远、管根本的制度创新做起,探索出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三管、二审、一监控”管理机制,即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受村委托,管资金、管资产、管资源及村审议、乡审计和区网络平台监控。“三管”: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将村集体“三资”账册凭证和财务印鉴等移交乡(镇、办)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管理,建立电子监控账,实现网络平台监控。 “二审”:村月末召开民主理财例会,集体审议财务收支,通过后,加盖“理财专章”,财务负责人签批。村财会人员月初携带上月已履行审批程序的票据,到乡(镇、办)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报账审计,录入电子监控账、影印上传原始票据。“一监控”: 各村将集体“三资”和财务数据定期录入系统,并在监管网络平台和手机“三资”公开APP公布村财务收支和“三资”情况,村民可输入身份证号或扫描二维码进行查询。区纪检监察部门和“三资” 管理办公室适时监控“三资”管理动态。

(三)建章立制,做到会计账目、核算、档案三规范

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华龙区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和监审工作流程,对集体资金实行银行基本账户 “印鉴分管制”,对集体资产、资源购建处置实行“报备制”。建立健全现金和存款管理、资产和资源管理、财务审批和报账监审、收支预决算和收益分配、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10项制度;明确“三资”监委会、监管中心、理财小组、财会人员4项职责;制定“三资”监管、报账监审、财务审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7种监管流程图,硬化上墙,强化内部监控管理。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规范会计账目和会计核算,做到账账、账证、账表、账款、账实“五相符”。乡(镇、办)实行 “村账乡管”,建立财务档案室,配备铁制档案柜,对村级账薄、凭证、报表进行分类,合订成册,装入档案盒,一村一柜,档案保管规范完整。

二、初步成效

濮阳市华龙区通过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着力构建“管理规范,监督有力,公开透明”的监管体系,成效显著。

(一)摸清农村集体“三资”现状,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

华龙区通过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集体家底,建立了 “三资”台账,健全了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华龙区2018年农村集体管理性支出851万元,比2016年的987万元,减少了136万元;农村集体资产总额由2016年的 88 20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30 038万元,净增加41 838万元。

(二)搭建“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实现了透明监管阳光公开

通过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全区实现了区、乡、村三级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透明监管、阳光公开和群众监督,降低了集体“三资”,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疑虑,农村信访量明显减少,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018年,全区涉及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方面的上访案件仅占上访案件总数的1%,比2016年的11%下降了10%。

(三)完善“三资”监管机制,奠定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

自实行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后,华龙区通过完善“三资”监管机制,强化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能力,适时掌握资金、资产、资源增减变动状况,盘活了集体资产资源,优化集体资产资源合理配置,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华龙区59个村,2016年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只有9个村,占总村数的15%;2018年达到30个村,占总村数的51%,增长36%;全区有7个村实现了分红,资金达1 228.20万元。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三资”管理到位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按份额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要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当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事来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目标,健全区、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健全农经队伍,加强农村会计培训

县乡两级要健全农经机构,定编定岗,通过聘用、招录等有效办法,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保障对农村集体“三资”的有效监管。要保持农村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强化政策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他们成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行家里手。

(三)阳光公开交易,加大资产处置监管

强化责任目标管理,细化责任清单,强力推进 “四议两公开”、招投标和产权交易的开展。要建立健全区乡两级产权交易机构,制定完善产权交易平台运行流程规则,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购建、处置过程的有效监管。

(四)升级“三资”平台,提高监管办公效率

充分发挥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网络快捷方便的优势,改进人工传统报批审核手段,升级监管系统,增设“三资”网报功能模块,报账监审实行网上办公,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的工作效率,真正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代化。

猜你喜欢

三资网络平台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微信网络平台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警犬集体过生日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