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制种期雄蛾羽化量的调节方法
2019-01-05马彦辉陈凤林逄玉军
马彦辉,陈凤林,逄玉军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 凤城 118100)
柞蚕种茧在发蛾羽化过程中,雌雄不仅个体重量差异明显,蛹体的有效发育积温也差异显著。一般情况下,雄蛹羽化的有效积温要比雌蛹低30℃,暖茧时如果保持19℃平温,雄蛹比雌蛹要提前3天左右完成羽化。柞蚕种茧的雌雄比例一般为30∶70,雄蛾的数量远远超过雌蛾的配比量。而在自然羽化情况下,由于大量雄蛾提前羽化,会出现雄蛾前期严重过剩、后期严重不足的现象,所以不得不使用乏蛾。乏蛾是指交配过一次以上的雄蛾,由于乏蛾保管时间和交配使用时间间隔较长,春期在3小时以上、秋期可长达8小时,因此,保管时面临五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占用蚕筐时间长可能出现用具紧张;二是在春期低温时易出现冻害;三是秋期高温时蛾体过于活跃消耗体力过多,发生提前开对子,出现不受精卵,从而影响收益;四是需要专人管理人工成本提高;五是乏蛾逃逸或遭受鼠害以及蝙蝠危害等而损失。因此,针对不同时期对雄茧采取控温等合理的方法来调节雄蛾羽化量很有必要。
1 控温雄茧的识别和数量的确定
1.1 雄茧的识别
雄茧的识别要力求准确,如果把雌茧误判为雄茧进行控温,其做种商品率会大幅度下降。由于不同产地、品种、饲料、树龄和放养水平的种茧千粒重或雌雄比例差异较大,所以雄茧的识别要以“单把不混淆”为原则。同一把种茧内雄茧的特征为:个体偏小,茧层偏厚,茧蒂较长、较窄,茧蒂在茧端比较居中。手触无蒂端,凸感明显,利用“手感—声传”选摇法摇动时,茧内空隙较大。
1.2 数量的确定
根据春秋期雌雄的比例来确定控温雄茧数量的方法主要有数量法和重量法两种。
按种茧的总千粒数确定控温雄茧数量的方法为数量法。春期一般按照种茧数量的10%、秋期按照15%左右进行调控,这种选定方法现在仅限于农户中广泛使用。
按照种茧的总重量确定控温雄茧重量的方法为重量法。春期一般按种茧总重量的8%、秋期按照10%左右选出雄茧进行调控,这种选定方法现广泛应用于生产场家。
2 调节方法
对同一批次的暖茧制种,春期可采取延迟施温法、间歇断温法和见蛾上挂法进行控温调节雄蛾羽化量;秋期调节法与春期有所不同。
2.1 春期调节方法
延迟施温法:将上串的雄茧在10℃条件下保管,当发蛾室有效积温达到30℃时再将雄茧上挂加温,当温度积累到100℃时,将雄茧按顺时针方向“由上调下,由里调外”顺序进行调位。
间歇断温法:将上串的雄茧和种茧同时上挂施温,达到平温以后将雄茧下挂在10℃条件下保管72小时后再重新上挂,下挂时要在茧串的上端或下端做好标识,以防二次上挂时次序混淆。当发蛾室温度达到100℃时按照延迟施温的调位法进行调位。
见蛾上挂法:将上串的雄茧在10℃条件下保管,当发蛾室有效积温达到30℃时将茧串放入茧床中施温,茧床每天也按照顺时针方向“由里调外,由上调下”顺序调位1次,见蛾后上挂;也可将上串的雄茧装入茧床中和种茧同时施温,当达到平温以后将雄茧在10℃条件下保管72小时后再重新施温,也按前法进行调位,见蛾后上挂。
上述两种控温方法虽然浪费人工,但可使雄茧感温均匀,避免高温受伤风险,当所控雄茧发蛾量达到80%左右时进行调位。
2.2 秋期调节方法
秋期的雄茧滞育基本解除,蛹体发育进入活跃期,因此要把雄茧在12℃条件下保管96小时左右即可上挂,保存雄茧要做到空气清新,环境干爽。切忌在阴暗潮湿的菜窖、山洞和冷藏设备中控温。
3 不同批次暖茧的雄蛾调控方法
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春期制种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通常采用2个批次甚至3个批次暖茧,时间间隔为3~5天不等。这样可把最后一个批次的暖茧总数量(重量)按照对应的计量方法进行雄茧调控,目的是当前后2个批次处在衔接期时,后批次早羽化的雄蛾可对前批次后羽化的雄蛾不足做到有效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