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对于胆囊息肉样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01-05倪志伟
倪志伟
胆囊息肉样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它是胆囊黏膜发生局部隆起的一种病变,大多为良性。主要病理类型有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腺肌样增生、炎性息肉以及早期胆囊癌。大多患者并无临床症状,有的患者仅表现为右上腹不适,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主要任务是能更早、更准确的发现早期胆囊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这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彩超应用于胆囊息肉样的检查中,具有极高的诊断率,临床价值较大。本院对816例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与研究彩超对胆囊息肉样变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在本院体检的816例体检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8例,女33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7.1±8.7)岁。
1.2 方法 816例体检者应用彩超观察胆囊情况。应用迈瑞公司Mindray-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3.5 MHz,患者禁食、禁饮8~12 h,取仰卧位及侧卧位,依照右肋间、肋缘下、剑突下的顺序进行多切面扫描观察胆囊及周围情况,重点检查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血流等,并改变体位,多次观察病变部位移动及变形特点。
1.3 观察指标 观察彩超诊断胆囊息肉样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体检者胆囊息肉样变患病率,分析彩超诊断情况及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816例体检者,彩超诊断胆囊息肉样变 55例,患病率为6.7%。55例患者中22例患者有上腹不适、隐痛或右背部隐痛,余33例患者均无临床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
2.2 不同性别体检者胆囊息肉样变患病率比较 816体检者中男478例,患病40例,患病率为8.4%;女338例,患病15例,患病率为4.4%;男性体检者胆囊息肉样变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年龄段体检者胆囊息肉样变患病率比较 55例彩超诊断胆囊息肉样变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4.1±4.7)岁。816例体检者中20~30岁270例,患病11例,患病率为4.1%;31~50岁281例,患病29例,患病率为10.3%;>50岁265例,患病15例,患病率为5.7%。31~50岁体检者患病率高于20~30岁、>50岁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彩超诊断情况及准确率分析 55例彩超诊断为胆囊息肉样变患者中,确诊为胆固醇息肉36例,炎性息肉9例,腺肌增生6例,胆囊腺瘤3例,胆囊腺癌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53例与彩超诊断相符合,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6.4%(53/55),2例误诊。
3 讨论
胆囊息肉样变临床上常见,与饮食结构与饮食规律关系密切,与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以及电离辐射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分为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3]。肿瘤性病变包括早期胆囊癌及腺瘤性息肉,非肿瘤性病变为良性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腺肌瘤等[4-6]。临床上胆囊息肉样变大多为胆固醇性息肉,研究表明,直径≥10 mm的胆囊息肉样变恶变风险明显大于病变直径<10 mm的胆囊息肉样变,有7%~22%的胆囊腺瘤性息肉有恶变可能,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及时处理[7-9]。胆固醇性息肉为胆固醇代谢紊乱,胆汁中胆固醇沉积于胆囊黏膜,向黏膜表面凸起而形成,彩超显示中高回声,多发,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为直径 ≥10 mm;炎性息肉是胆囊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组织间隙的腺性上皮增生,为中高回声,大多<7 mm[10,11];腺肌增生多为胆囊腺体与肌层增生,为良性疾病,增生肥厚的胆囊黏膜刺激罗-阿窦增殖并侵入肌层,肌层肥厚,囊腔体积减小;胆囊腺瘤在临床上被认为是胆囊癌前病变,较小的腺瘤应与胆囊息肉鉴别,较大的腺瘤要与早期胆囊癌鉴别;胆囊癌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直径>1.0 cm,有血流信号,呈“高速高阻”型,其发病原因不清,大多病理为腺癌,超声图像有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实块型等[12-14]。
本次研究显示,816例体检者应用彩超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例55例,其中男性患病率明显多于女性,年龄31~50岁呈高发趋势,出现原因考虑为31~50岁、男性社交应酬多、饮酒及高胆固醇饮食造成胆固醇代谢异常所致。55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验确诊53例,误诊2例,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6.4%。
综上所述,应用彩超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可反复操作、诊断率高的优势,适宜在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