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涪陵区无公害杨梅的栽植优势及发展趋势

2019-01-05陈光强

中国果菜 2019年7期
关键词:涪陵区涪陵杨梅

陈光强

(重庆市涪陵区果品办公室,重庆涪陵408000)

杨梅属于灌木科植物,是我国的传统特色果树,栽植历史悠久,多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杨梅果实除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之外,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因此其经济价值相对较高。根据植物学家的考证,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在江浙一带开始了人工种植杨梅[1]。杨梅是一种喜阴的耐湿植物,适宜在酸性或偏酸性、海拔为500 m 以下的山地、丘陵地带的土壤中生长。对于多山地地形的涪陵地区较为有利,而且涪陵地区的土壤粘性较强,部分红土地区能够在杨梅的生长过程中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同时土壤中所掺杂的砾石还能够保障其透气性[2,3]。

我国浙江省为杨梅主要产区,重庆市涪陵区于2004年从浙江引进杨梅,多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及推广等均获得成功,这充分表明涪陵区适宜种植杨梅[4]。在市场发展层面,涪陵区杨梅加工产业开始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饮料产品极大地拓展了杨梅的发展市场。

1 优化杨梅无公害栽植的优势

1.1 强化食品安全的消费理念

杨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入药的过程中需要对杨梅的基本品质进行有效地检测,如果杨梅在培育的过程中添加其它元素或施用农药来灭虫,会影响杨梅药用品质的显现,也违背了食品安全的消费理念。因此,无公害杨梅种植成为首选,栽植此类杨梅具有明显的优势[5]。

1.2 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

杨梅本身是一种适合退耕还林、维护生态平衡的理想树种,并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涪陵区积极响应“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建设号召,致力于营造舒适的生态化环境。在此背景下,涪陵区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杨梅基地,再加上杨梅的成熟时节正好恰逢节假日相对较为集中的时段,无论是开放式的杨梅采摘获取经济效益,还是生态休闲旅游方向的发展势头都非常强劲。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发展无公害杨梅种植[6]。

1.3 带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

自涪陵区引进杨梅栽植以来,迅速在区域内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7]。近几年,涪陵区大力研发无公害杨梅栽植技术,由此所衍生的深加工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集杨梅生产、加工、包装及销售的一整套完善体系。无公害杨梅栽植已成为涪陵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形成了大批的杨梅村、乡、县等[8]。

1.4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当前涪陵区无公害杨梅栽植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优质无公害杨梅产品不仅立足于本地,更是全面扩展至整个重庆、销往成都、远销西部等市场。涪陵区为此开展多个项目全面支持无公害杨梅栽植产业发展,如开展森林工程、水土保持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及国土整治等,均极大推动了无公害杨梅栽植产业的发展,并得到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扶持,使其无公害杨梅栽植获得更为全面的技术保障。

2 涪陵区杨梅的种植现状

涪陵区自然条件适宜杨梅种植,早期引进之初通过引种、试验及示范获得成功,如涪陵区借助森林工程项目所建设的李渡街道杨梅示范基地占地1 500 hm2,第一年产量高达5 万kg。2015 年涪陵区建成杨梅种植基地3 300 hm2,预期至2020 年面积扩大至6 600 hm2,产量预估10 万t。涪陵区不断加强杨梅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及技术研发力度,开发的杨梅容器苗木繁育技术在涪陵区获得广泛推广及应用[9]。涪陵地区的种植户在农机科研人员的帮助下,结合杨梅的实际生长状态,有步骤地优化了杨梅的规模化种植环境。与此同时,涪陵区政府以退耕还林政策为契机,为农户大力发展杨梅种植和以杨梅采摘为主的多元化农业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的倾斜性政策支持,目前涪陵区以及周边已经发展成为近10 万株杨梅树、6 个杨梅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强化涪陵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杨梅种植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10]。

3 无公害杨梅栽培技术优化措施

提高涪陵地区的杨梅品质,必须保证杨梅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户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在现有基础上对无公害杨梅栽培技术进行了有效改良,使其真正凸显出无公害的特点。

3.1 新技术应用率提高

近年来,涪陵区不断增大杨梅繁育技术的研发力度。自2004 年以来,涪陵区果品办技术改造人员一直参与杨梅生产指导,并且经涪陵区科委会立项,由此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究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功,为全区杨梅无公害栽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具体的育苗技术方面,开始研发和推行容器育苗,在政策支持和项目投入扶持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支持企业、种植户来建立工厂化的容器育苗基地,根据苗木需求实行订单育苗。同时加强了杨梅种苗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杜绝不按规划、不按科学、不按程序乱调乱引种苗的现象发生[11]。

3.2 定植栽培趋于科学化

杨梅传统的定植时间为每年2~3 月份的春植和10~11 月份的秋植。相关技术人员在对涪陵区的相关杨梅种植地块进行遴选之后发现,借助“大叶细蒂杨梅”这个品种,使其能够一方面符合杨梅的基本自然生长规律,另一方面还能使其成熟期与节假日时间节点相契合,真正实现杨梅种植的“定制化”与“定向化”模式。由此发展起来的涪陵李渡杨梅采摘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吸引了数十万的海内外游客到涪陵,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鲜美的杨梅果[12]。在此基础上,重庆地区对杨梅的定植时间进行了微调,将每年的2~3 月份春植时间节点向前提前了7~15 d,结合当地气候变化,苗木的松土环节先于盖草保温,有利于杨梅尽快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强化根系的延伸,提高养分吸收能力。

为了进一步适应多元化农业模式的基本需求,农技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对杨梅树的定植间距进行了有效地调整。一般的杨梅定植间距为5 m 左右,考虑到杨梅树成型之后枝干可能影响基础采摘通道,涪陵地区将杨梅定植间距调整为6 m,这样有利于休闲旅游的发展,效益不减反增。植株间距的扩大,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能够让杨梅在结果期提升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13]。

3.3 无公害种植趋于多元化

从地缘因素来看,能够大规模种植杨梅的区块并不完全具备有效竞争优势,这样给涪陵的无公害杨梅的品牌塑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在种植户、农技人员和政府相关资源的协调下,涪陵地区的无公害杨梅优质栽培取得了有效突破。

3.3.1 强化“委托式栽培”

以李渡杨梅采摘节为契机,无论是游客还是农户都充分地认识到了杨梅较高的食用价值,为了有效满足游客的心理,有些农户推出了面向游客的委托栽培模式,由游客来认领杨梅树,交由农户完全按照无公害化的种植程序进行种植,游客收获杨梅的果实,农户获取种植过程中的报酬。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种植过程中的成本问题。从规模化种植的角度上来说,这种种植方式根本无法真正地实现投入与产出形成比例,但是无论对于农户来说还是对于游客而言,都从自身的角度上确保了其所需要的基本收益,最为关键的是这种种植方式完全保障了杨梅的生长处于“原生态”环境,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与影响,也符合游客对于杨梅的无公害基本要求,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涪陵区可供游客开放式认领的杨梅树已经突破5 万株,平均价格在200~350 元,极大地提升了涪陵杨梅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3.3.2 强化“订单式栽培”

涪陵地区是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由于杨梅也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因此很多企业在进行杨梅收购的时候比较强调杨梅的无公害化性,有些企业则结合市场发展要求,对于杨梅的品质提出了有效改良,以这种标准为基本要求同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进一步保障农户权益的前提下也确保了杨梅的品质。

猜你喜欢

涪陵区涪陵杨梅
想去旅行的杨梅等7 则
涪陵榨菜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涪陵区农学会召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培训会
众志成城 迎着困难勇战疫情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战疫窥斑
杨梅
涪陵:水做的城市 水润的容颜
腊月杨梅红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
孙来达:梅老大的杨梅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