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

2019-01-05胡明哲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氨化发酵饲料消化率

胡明哲

(辽宁省本溪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117100)

1 农作物秸秆特点

秸秆是成熟作物茎、叶、穗部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农作物(一般为粗粮)收获种子后的剩余部分。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等元素和有机质,是一种多功能、可再生的生物资源[1]。

2 秸秆饲料化的意义

根据现有的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t,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t,其中稻草秸约2.11亿t,麦秸约1.54亿t,玉米秸秆约2.73亿t。秸秆资源可作为饲料、燃料、肥料等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保护了产区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而且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其中,秸秆饲料化技术是近年来的新型技术,秸秆饲料化应用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多种新鲜的饲料类型,这些饲料具有丰富的营养组成。

3 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

3.1 秸秆饲料化利用概况

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不仅能扩大饲料来源,促进草食动物养殖业大幅度增产,还可以改善大气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玉米秸秆青、黄贮饲料是畜牧养殖业中普遍使用的重要的粗饲料品种之一,既提高秸秆资源的经济附加值,也体现了农业生态循环的特点。但秸秆具有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低,容积大,适口性差,消化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关于秸秆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比较多,包括秸秆青贮、黄贮、微贮和菌糠饲料等,目前许多牛羊养殖场都建有青储池,秸秆发酵饲料较未发酵饲料相比,具有较高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3.2 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方式

目前,青贮、氨化和微贮(黄色贮藏)可提高秸秆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显著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技术,也是政策鼓励的技术[3]。除此之外,秸秆饲料的主要加工方法有秸秆青贮、秸秆微贮(黄青贮)、秸秆挤压、秸秆压实、秸秆氨化、秸秆颗粒饲料加工等。

3.3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3.3.1 青贮饲料

秸秆青贮技术是以新鲜作物秸秆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厌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丰富的饲料。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适合青贮。青贮饲料制作时,必须先在农场建立青贮池,然后将收获的新鲜作物切碎,倒入青贮池中,加入一些微生物制剂,压实密封发酵60d左右即可饲喂。

3.3.2 微贮饲料

秸秆微贮藏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出和培养微生物活性菌,活化后喷洒在秸秆茬上,经厌氧发酵使其变酸,成为家畜最喜爱的饲料。一般来说,小麦秸秆、稻草、半黄色或黄色的干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适合微贮藏技术。主要营养添加剂有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丙酸、山梨酸、尿素等。秸秆微贮可在塑料袋、氨水或青贮槽中进行。

3.3.3 氨化饲料

氨化技术是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碱性氨水作用于秸秆,释放秸秆有效养分,提高秸秆消化率的技术。适合氨化的秸秆主要有麦秸、稻草、稻草和玉米秸秆。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有窖法、堆垛法和加氢炉法。氨化秸秆处理主要包括氨水、液氨、尿素、碳酸氢铵等。秸秆氨化后,将收获的秸秆用塑料膜密封,放入液氨或尿素或碳酸铵溶液中即可得氨化饲料。

4 小结

农作物秸秆如果合理、科学应用能增加利用效益,秸秆综合利用应考虑到其巨大的生物质潜力,同时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这与畜牧业结构调整改革,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如何科学高效地综合利用秸秆饲料化,是资源饲料化循环的基础与重要内容。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对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氨化发酵饲料消化率
氨化秸秆饲喂牛羊技术探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三种因素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日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投喂发酵饲料对刺参能量收支、生长、酶活性及其养殖水质的影响*
生物发酵饲料,禁抗大旗下的“爆点”已经来临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秸秆氨化喂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