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出苗差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019-01-05鹿邑县植保植检站王瑞华

河南农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种肥发芽势墒情

鹿邑县植保植检站 王瑞华

小麦播种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小麦烂籽、烂芽,造成小麦出苗较差,大田缺苗断垄,直接影响小麦产量。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小麦出苗差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小麦出苗差的原因

(一)种子质量

若播种的是假种子、劣质种子或者陈种子,由于种子自身发芽率不高,活力和发芽势不强,顶土力弱,一旦出现土壤和气候条件稍有不当就会发生种子霉变、烂籽和烂芽,造成出苗差的现象。此外,由于品种的遗传性有差异,有些种子本身顶土力弱,如果播种过深也会引起出苗不好。

(二)土壤质地

结构不良,土壤黏重,若再遇大雨,就会引起土壤板结,透水性差,造成种子因吸水吸氧困难,影响小麦幼芽顶土出苗,造成种子发芽困难而不出苗或者闷芽、拖秧黄芽。此外,盐碱地会影响渗透性,小麦种子难以吸水萌发,出苗也会不好。

(三)播种地温

播种过晚,地温偏低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小麦在温度12~18 ℃时才会进行萌发出苗,如果播种时温度低于10 ℃就会影响种子的出苗。此外,在低温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都要显著降低,而且延迟种子的出苗时间,引发种子发霉或烂芽现象,导致大田的出苗率明显降低。

(四)播种湿度

播种后遇到了连阴雨天,土壤含水量过高,湿度大,种子长时间处于水浸状态。一方面,种子呼吸代谢缓慢,影响出苗;另一方面,种子由于吸胀速度过快,导致细胞内部一些分子物质向外渗透加剧,使种子发芽成苗能力下降,造成吸胀损伤,种皮破裂并受菌类感染而发霉腐烂,出苗率显著降低。此外,天气干旱,土壤湿度小,导致小麦种子吸水量不够,出苗也不好。

(五)播种深度不当

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不行,播种深度一般要根据小麦播种时的墒情及土壤质地种类等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深度应为3~5 cm。播种过深,种芽到土壤上面需要的养分就越多,时间也长些,就会出现缺氧而引起闷种烂籽死芽,即使长出幼苗,胚乳养分消耗过多而生长瘦弱,不易成活;播种过浅,遇到干旱或土壤墒情差,水分会被蒸发掉,种子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使已萌动的种子出现“芽干”或者种子变干,丧失了萌发的条件。

(六)药害

上茬作物特别是豆类作物施用残留期较长的除草剂会使萌发的种芽发生药害,造成腐烂现象。

(七)肥害

若播种时施用的是假劣肥料,或者播种时种子和种肥施用时间太近,施肥量过大,尤其是遇到雨天,使种子萌发时被挥发的肥料侵蚀,都可能会“烧”种子,造成烂籽、烂芽、烂根,引起畸形苗或者不出苗。常年重复施用单一肥料,使土壤易形成板结,破坏土壤结构,造成种籽发芽困难或不出苗。

(八)病虫害

播种后种籽被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咬食破坏,这种状况在墒情不足时更为严重。发芽时雨水过大受到病菌的侵染,也会造引起种子霉烂,影响出苗。

二、预防对策

(一)提高种子质量

购种要选择正规企业或种子公司,选优质种子,更要选择适宜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品种,这对于防治小麦种子烂籽、烂芽尤为重要。要挑选种子,做好发芽试验,一般要求发芽率不低于85%。

(二)提高播种质量

本地小麦播种多采用旋耕再播,旋地要深旋、不漏旋,不留死角,旋后耙实,尽量上虚下实。足墒下种、抢墒适播,还要掌握播种量,提高效率,确保一播全苗。

(三)掌握适宜播期

选择适宜的时间播种,合理安排季节,不盲目抢早。根据本地自然、生产规律适时播种。本地小麦适宜播期为10 月16—25 日。

(四)注意土壤墒情

要足墒播种,播种时雨水较多时要注意开沟排涝,沥水防渍,防止涝渍危害。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抗旱播种。

(五)掌握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要均匀一致,播深应根据本地的土壤条件和播种方式灵活掌握操作。播种深度为3~5 cm,干旱时可适当加深。

(六)注意化肥的使用

施用化肥应注意对种子的影响,底肥要做到深施,种肥同播要求种肥左右间隔10 cm、上下间隔10 cm 以上,以防止烧苗。

(七)防治地下害虫

首先,土壤处理消灭地下害虫,市面上很多土壤处理剂的效果很好;其次,小麦种子包衣,包衣剂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好,在生产上应选择防病、防虫的“双防型”种衣剂;最后,运用生物、物理以及化学方法及早预防。

猜你喜欢

种肥发芽势墒情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全国农技中心举办首次土壤墒情监测线上培训班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种肥同播技术节肥效果明显
高锰酸钾药剂浸泡处理山桃稠李种子催芽比较试验
腐胺和精胺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