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9-01-05李宇翔赵庆春
李宇翔 赵庆春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16)
冠心病是由于机体的冠状动脉出现堵塞、痉挛或是狭窄所导致的心肌骤然缺氧和缺血,随之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心脏疾病。现如今在心脏内科临床较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品有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都是能对血小板产生抑制作用的活化药品,但都存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存在药物抵抗等短板。替罗非班属于血小板受体拮抗剂的其中一种,是新型且特异性比较高的抗血小板药品,能对纤维蛋白原产生抑制效果,与血小板内的GPⅡb/Ⅲa 受体进行有机结合,因此具备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和交联的作用,进而降低出现血栓的概率[1]。替罗非班曾被评为是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比较稳定的一种药品,因为替罗非班主要在血小板凝集的最后环节产生作用,也被公认为是最完全、最迅速、最直接的抗血小板药品。
1.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研究进展
1.1 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
目前冠心病其发病率高、发病频率高、致死率高已经对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发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迹象,相关统计预测,未来一年内全国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将高达890万[2]。导致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吸烟、家族遗传、高血压和日常生活习惯等。
1.2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临床特点
1.2.1 冠状动脉病变:老年患者多出现钙化病变和多支弥漫病变。年轻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的类型有局限、单支和偏心性病变,主要是左前降支,再就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这是因为年轻人合并糖尿病情况较少、患病时长较短、血脂异常严重有关。有些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未出现明显狭窄,可能为冠状动脉受到破坏、舒张因子降低等,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引发心肌缺血。
1.2.2 胸痛:在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是持续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大部分老年患者会存在心绞痛史。年轻的患者一般没有心绞痛史。
1.2.3 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心力衰竭、形成室壁瘤、栓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再次梗死等。患者出现并发症与治疗时间、发病症状、发病前心功能情况、溶栓后再通率及单质病变有着密切关系。
2.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研究进展
2.1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相关应用
相关研究指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重要意义[3]。经临床证明,在选取替罗非班进行相关治疗之后,抗血小板药物不仅减少血栓形成现象,还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起到良好的阻碍作用[4]。在治疗后的一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显示,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出现明显降低,其中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降低了79.6%,致死率降低了74.5%,在三年内进行电话随访显示,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降低了62.9%,这对急性PCI术后患者提升后期的治疗效果都起了重要作用[5]。另有学者指出,在手术前选取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能使患者血管内支架术的需求程度得到良好缓解[6]。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表明,采用替罗非班,一方面能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起到良好的作用,且持续作用的时间较长,另一方面能对心绞痛患者能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7]。对经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病死率仍呈现不断降低的迹象。说明替罗非班能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心肌灌注情况进行有效改善且效果良好。
2.2 替罗非班的安全性
相关研究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程度范围处于轻度-中度之间,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使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选择[8]。在肾功能不全程度较为严重时使用药品的时候应减少剂量,对于肝功能不全或者老年患者在用药时无需对剂量进行调整。替罗非班和临床中其他常用的药品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及影响[9]。关于替罗非班的使用应注意其相关禁忌,对于颅内肿瘤、有颅内出血史、存在动脉瘤、活动性内出血、动脉静脉畸形和之前使用替罗非班造成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禁止使用。
2.3 替罗非班的不良反应
因为替罗非班对于抗血小板凝集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因此,使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就是出血。许多研究表明,替罗非班所导致的出血大部分属于渗血及皮下出血,目前还未发现出现威胁患者生命的出血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太常见的并发症,如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出现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10-11]。对于经过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的患者来说,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就会增大出血及非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因此,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应立即停止使用替罗非班,并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输血治疗或血液透析[12]。
3.小结
综上所述,近几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的患病群体逐渐扩大,呈现这种迹象的原因主要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及饮食中存在不良习性有关。相关研究人员及医护人员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研究,找寻人们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的临床标志,临床中运用MRI、基因标志物、CT和生物标志物等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防治措施。综上,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出现死亡及其他严重情况发生的概率,同时不会提升其他出血的可能等,有力证实使用替罗非班在治疗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及实效性。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根据给药时机及药物剂量,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