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2019-01-05张明月
张明月
(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 河北 北戴河 066100)
AMI属于突发性疾病,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所致,其致病原因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属于严重的、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心肌坏死,其基础是冠状动脉病变。多数患者会伴有低血压现象,严重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在对该疾病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也是不容忽视的[1]。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46例患者资料均为本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全部患者经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AMI相关诊断标准。46例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5.3±7.6)岁。梗塞部位:24例为心前间壁,10例为心前壁并右室,8例为前壁并高侧壁,4例下壁。
1.2 护理方法
1.2.1 大多数心肌梗塞患者起病突然,患者毫无思想准备,入院后的不良心理情绪十分突出,比如紧张、焦虑、恐惧等,促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茶酚胺升高,增加了心肌耗氧量,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出现恶性循环。故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比如: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和颜悦色地进行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耐心做好,包括发病理由、治疗策略以及预后等疾病解释工作,减轻其焦虑情绪;给患者适当的承诺和保证,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信心,提高其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确保治疗护理顺利完成。
1.2.2 及时将患者送进监护病房,开通24h动态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电、血压以及呼吸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的波纹图像,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力争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确保心电监护质量。
1.2.3 为减少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从而缩小梗塞范围,患者入院后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等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改为低流量吸氧或间歇吸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常见症状是胸部疼痛而且疼痛剧烈,需要肌注杜冷丁50~100mg给予镇痛,肌注时易于发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神志变化等进行严密观察,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处理措施[2]。
1.2.4 溶栓治疗4h内,患者容易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此,溶栓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电图时间、日期已经ST-T转变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溶栓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心律、血压、CK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5 心肌梗塞患者病情发作时须禁食,病情稳定后可进流食,然后根据情况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为了推动消化吸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普食期间多食用低脂、低胆固醇和含有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尽量少食多餐,减轻心脏负担。
1.2.6 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期间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便秘就是其中之一,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再次诱发心绞痛乃至死亡等。故此,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便秘护理十分重要,叮嘱患者多喝水,定时排便,也可通过按摩等方法帮助患者排便。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便秘,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比如开塞露、灌肠等。
1.2.7 通过住院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下都已经度过了急性期,病情比较稳定,且无并发症发生,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回到家里进行康复期治疗。这时的出院康复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回到医院复查、叮嘱患者戒烟限酒或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根据患者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视患者的年龄体质和病情制定运动计划和方式,比如走动、骑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不可一味追求运动量大,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循序渐进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避免增加心脏负荷[3]。
2.结果
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全面护理后,本研究46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急性期,无感染和严重便秘以及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患者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9.7±2.2d。自行制定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表明,46例患者中,表示很满意的患者人数为32人,占总数的69.56%(32/46),满意的患者人数为12人,占总数的26.08%(12/46),不满意的患者人数为2人,占总数的4.34%,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5.64%。
3.讨论
在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以心理护理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护理工作,改善患者的溶栓及并发症的护理、科学饮食护理、康复依从性心理护理等,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全面提升的作用[4]。本研究通过对46例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较高,保证了治疗效果的最优化,全部患者均能够顺利的康复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高达95.64%。由此可见,以心理护理为主的全面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