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话语模式的转换

2019-01-05季水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艺话语

季水河

话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实践”,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它是在“特定历史时代生产和发展的”,也随着特定历史时代经济社会变动而变化(1)于连·沃尔夫莱:《批评关键词:文学与文化理论》,84-8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模式。新中国70年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话语模式总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变动的节奏而变化的,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模式。回顾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话语模式的变迁,反思话语模式变迁的深层原因,揭示话语模式变迁的意义,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学活动“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文学为政治服务,以及如何更好地为政治服务。其间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国家运用自己的意志参与文学思想的生产,从而使得文学政治化成为国家的文学思想”(2)刘锋杰等:《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205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这段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是为政治服务,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是“政治标准第一”,文学理论的基本指向是政治优先性。在这一文学活动的总体格局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政治色彩也很浓厚,形成了“政治主导型”的话语模式。这种话语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

(一)政治色彩浓厚的著述受到高度关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著述内容十分广泛,对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经济、文学与人性等各方面的问题都有论述,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表现出了明显的选择性,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理论著述中那些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篇目,有意淡化或忽略了那些不够浓厚或没有政治色彩的篇目。

检阅这一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果,研究最集中、论述最多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篇目主要有:马克思1859年4月19日《致斐迪南·拉萨尔》,恩格斯1859年5月18日《致斐迪南·拉萨尔》,恩格斯1885年11月26日《致明娜·考茨基》、恩格斯1888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现译《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这些篇目或涉及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探讨,或涉及文艺与革命关系的论述,或涉及文艺与阶级斗争的阐释,其政治色彩比较突出。而那些重点研究文艺与人性、文艺创作规律、政治色彩相对淡化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篇目,则很少有人研究,乃至基本无人涉及: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恩格斯《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等,或重点论述了文艺与人性的关系,或偏重于探讨文艺批评的历史与美学标准,或侧重于阐释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其政治色彩相对淡化,对于这些文艺论著篇目,其受关注的程度相对不高,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

(二)政治内涵的挖掘成为学术时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著述,内涵十分丰富。不仅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文艺论著具有多样的内容,而且同一时期、同一篇目的文艺论著,也有多样的内涵,甚至同一篇目中的同一段话也有不同的含义,这就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研究者提供了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但遗憾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这一段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更多地注重从政治的角度去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中的内涵而忽略了其内涵的丰富性。这一倾向在对马克思主义典型性格理论和文艺倾向性论述的研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恩格斯1885年《致明娜·考茨基》中谈到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性格时指出:明娜·考茨基的小说《旧和新》,对盐场工人生活和维也纳社交界“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5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结合恩格斯全文的语境看,这段关于文学典型性格的论述是不带多少政治性的,其基本含义是“每个人都是典型”中的“典型”,是指典型人物的高度概括性和鲜明时代性,“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中的“单个人”,显然是指典型人物所具有的独特个性(4)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73-7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大多赋予了这段话鲜明的政治性,乃至政治性最典型的体现:阶级性。如有的学者就用阶级性代替了典型人物的概括性和时代性,强调文学典型的概括性“就是阶级性的显现”(5)文锋:《也谈文学中的典型问题》,载《文史哲》,1963(6)。。更有学者将文学典型的个性也等同于阶级性,认为“个性是阶级性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式,或者说,个性就是阶级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因此,“一切人的任何个性……都是这样或那样的表现着阶级性”(6)韦呐:《略述关于典型人物的几个问题》,载《文学评论》,1963(4)。。

恩格斯在同一书信中谈到文学的倾向性时指出:“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5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从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他对倾向与政治倾向是有所区分的:倾向与政治倾向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围,倾向大于政治倾向,政治倾向仅是倾向的一个构成部分,尽管这个部分十分重要。在他所列举的作家中,埃斯库罗斯的作品倾向更多地表现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倾向更多地表现了社会理想性,但丁和塞万提斯作品的主导倾向为情感上的爱憎好恶,而俄国人和挪威人的作品则主要是社会批判。尽管这些倾向中有政治倾向的因素,但却没有席勒《阴谋与爱情》中的政治倾向那么强烈,所以恩格斯将倾向与政治倾向分别对待。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中国学者或者将倾向与政治倾向等同,或者用政治倾向代替倾向。如林默涵1959年在北京艺术院校举办的文艺理论讲座班第二讲《文艺与政治》中,谈到恩格斯论文学的倾向性时就认为,恩格斯“不是反对文学艺术应该有倾向性”,“艺术是不可能没有倾向的,阶级性、政治倾向性,任何艺术都有”“政治性、思想性、倾向性,可以说是一个东西。”(8)林默涵:《林默涵文论》,100-10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三)政治意义的强化成为普遍追求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关注的领域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都对此发表过论述。回顾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我们发现政治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经历了从广义到狭义、从弱化到强化的过程。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政治与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一样,都是语言中的精神生产方式之一,也是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之一;到列宁那里,政治不仅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且与政党的党性相关联,并成为无产阶级作家写作的指导思想之一;到毛泽东那里,政治与中国的民族救亡、阶级革命密切联系,并成为文学批评的首要标准。

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更进一步强化了其政治意义,将政治作为文艺的主要属性、服务对象,而且成为特定时期的具体政策和描写对象。在这方面,周扬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周扬1953年9月24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中,明确主张文艺为政治服务就是为政策服务。周扬在报告中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物质生活的改变必然影响精神生活变化的论述,引用了列宁关于文学事业应该成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的观点,重申了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论,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文艺应该为党的政策服务的主张,他说:“文艺作品是应当表现党的政策的。文艺创作离开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是离开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政策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集中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作家在观察和描写生活的时候,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为指南。”(9)周扬:《周扬文集》,第2卷,24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既受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又受新中国前30年政治运动不断强化的推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适应了中国现代民族解放与阶级革命两大政治的需要。在这一前提下,中国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本身就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也是中国政治运动不断强化、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的30年。在关于文艺与政治的看法上,“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口号:文艺与政治“不是‘两种不同的元素’,而是一个统一的东西;不是‘结合的’,而是统一的;不是艺术加政治,而是艺术即政治”(10)阿垅:《后虬江路文集》,159页,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

二、“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

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20余年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建构了“学术强化型”的话语模式。这种话语模式虽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学术品格得到了强化,但它仍是“讲政治”的,坚持了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的主要追求有三个方面。

(一)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面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如何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整体面貌、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成为当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的共同任务。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成果有三个方面。一是出版了内容完整的中国学者编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选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陆梅林辑注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的《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等。这些著作,较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翻译出版的国外学者所编选的同类著作,“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学者更加重视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并且按照文艺自身的特性与规律,科学地分析文学艺术问题”(11)冯宪光:《六十年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和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10)。。二是出版了内容完整、影响面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主要有《马恩列斯文艺论著选讲》编写组编写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等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王怀通、王钦韶、田文信等编著的《马列文论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等。其中,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等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最具代表性。该著从第二版开始由陆贵山、周忠厚两人编写,至今一共出了四版,发行了50多万册,其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内容多、系统性强。作为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影响面宽,是全国大多数高校中文学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的首选教材。三是出版了多部中国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代表性的有陈辽的《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初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版),李衍柱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吕德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王善忠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等。这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和教材,不仅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而且具有很强的历史感与时代感,在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整体面貌的同时,又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及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始终秉持强化学术品格的基本立场

1978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较之前一时期最大的区别是其价值立场的转变。如果说前一时期是将政治价值放在首位的话,那么,这一时期则是以强化学术品格为重要追求。研究者们不管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透视,还是对某一著作、某一观点的具体分析,重点关注的是其学术性、学理性。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在坚持“讲政治”的前提下,学术意识明显增强。

这种强化学术品格的基本立场,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回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李思孝的《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浅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董学文的《马克思与美学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狄其骢的《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李中一的《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体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谭好哲的《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唐正序、冯宪光、李益荪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这些成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运用整体联系的观点,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置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加以整体考察,勾勒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全貌,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理内涵与学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其对中国当代文艺学建设的启示意义。二是回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文本语境中分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概念、范畴。比如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典型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侧重赋予其政治含义,强调典型的共性就是阶级性,典型的个性就是阶级性的具体表现。而在“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中,典型的共性就是高度的概括性,典型的个性就是鲜明独特性。同样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文学的倾向性问题,“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更主张文学的倾向性是政治倾向性,而“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更强调文学的倾向性是思想倾向性。同时,在论述典型的共性与个性的含义与文学倾向性问题时,“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本语境去自由联想和主观阐释,“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则回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本语境去如实还原和忠实解读。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大多数学术论文、著作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马列文论百题》编辑委员会主编的《马列文论百题》一书。该著集中了全国数十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26篇重要文艺论著所涉及的100个问题进行了重点阐释。该著的指导思想是“力求结合原著及原著发表时社会思想、文艺情况,尽可能完整地、准确地阐明马列主义的文艺思想”(12)《马列文论百题》编辑委员会主编:《马列文论百题》,555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应该说,专家学者们都很好地贯彻和实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三)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呼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刘梦溪在《文学评论》发表的《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文艺方面的论述,的确是比较零散的,片段的,不完整的”,“在某种意义上真可以说是‘断简残篇’,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3)刘梦溪:《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载《文学评论》,1980(1)。。尽管当时学术界的主流声音都反对刘梦溪的“断简残篇”论,肯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也正是这场论争唤醒了中国学者的文艺理论体系意识与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愿望。

经过近10年的思考与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涌现了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其中,代表性的学者和成果有:何国瑞的《艺术生产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董学文的《文艺学当代形态论——“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他们以“生产论”为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原理;陆贵山的《人论与文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逻辑起点,建构了以人为本的中国文艺理论体系;曾庆元的《文艺学原理》,以艺术掌握论为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基本原理。这些代表性成果,“从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结合当代文艺实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构建了性质相同,形态各异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结论、理论构架,使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呈现出一源多流的繁荣局面”(14)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5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从新中国前30年的“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转向改革开放后的“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社会的转型。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15)④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从此,中国社会走向了全面转型:从过去的“政治挂帅”转向了经济优先;社会的主要任务也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转向了“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2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话语模式也随中国社会的转型而发生了改变:从过去较多关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色彩浓厚的著述、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政治内涵、追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政治意义,转向了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总体面貌、秉持学术为本的基本立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形成了“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二是中国学术的转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7)④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随后,邓小平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这为中国学术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引领了中国学术研究的转轨,使中国学术研究从过分突出为政治服务的轨道转向了强化学术品格,坚持学术与政治统一的轨道。反映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已成为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这段时期的自觉追求和努力方向,“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已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主流。三是中国文学的转向。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这段时期,中国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向。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不“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2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这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转向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思想基础。中国文学从过去的为政治服务转向了为人民服务,从反映阶级斗争转向了书写经济建设与人的命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也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主张的“美学与历史的统一”。回归学术、注重学理,也成为“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在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中国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首先,这种模式的出现,打破了“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在中国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呈现出了学术与政治兼顾的面貌。在坚持强化学术品格基本立场的同时,又不刻意追求远离政治,在学术与政治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从而纠正了“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的某些偏颇。其次,呈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面貌,有助于学术界全面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文本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片面性,过分偏重政治性、阶级性文本,忽略人性、审美性文本;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阐释上,对其政治性、阶级性进行了过度阐释,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的本意比较远。而“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在回到马克思文本、回归马克思原意、呈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全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中国学术界全面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再次,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就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展开了讨论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从1989年开始,陆续出版了一批重要成果。这些成果或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或以马克思主义人论、或以马克思主义艺术掌握论等不同逻辑起点,去建构了既有当代形态,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为“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中的一个重要亮点,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话语模式发生了新变,进入了“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从2000年开始,中国文学理论界就新世纪文艺理论创新问题展开了讨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超越二元对立方式的哲学思辨,进入交往对话。一些学者认为,二元对立思辨模式忽略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转化可能”(20)周宪:《从一元到多元》,载《文艺理论研究》,2002(2)。。如果再延续二元对立思辨模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将在“二元对立中摇摆、徘徊”而无法前行(21)朱立元:《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关于新世纪文艺学、美学研究突破之途的思考》,载《文艺理论研究》,2002(2)。。因此,“交往对话”既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创新的呼声,又是多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的追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

(一)跨越历史的古今交往对话

跨越历史的古今交往对话,也就是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放到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当代实践中去考察叙述,突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文艺实践之间的关联,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应吸收中国文化精华与新的文学经验。

朱立元等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一书,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回答。该著“特别关注的论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近百年来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发展和初步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化历史进程以及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解析当前文艺问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艺术人类学的现代性视野与研究,等等”(22)朱立元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前言》,1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这些论题,既注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又关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下文艺实践的关联,在古今交往对话中拓展与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董学文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纲》一文,在解读“中国的”一词时,也体现了古今交往对话精神。他说:“‘中国的’表明这种理论不是‘西方’,更不是‘西化的’,而是从本土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是同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原创精神有着血肉联系的。”“它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揭示出新的特点和范畴,提炼和总结出我国文艺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23)董学文:《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纲》,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3)。换句话说,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研究与建设,离不开中国与中国古今文化与文艺实践的交往对话,偏离了这一点它就不是“中国的”。

(二)跨越国别的中外交往对话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就是跨越国别交往对话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诞生于西方,是19世纪西方诸多文艺理论派别中的一种先进的文学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20世纪初期从西方传入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社会实践、文艺实践交往对话与融合重构的结果。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需要跨越国别的中外交往对话,这样,才有可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它,科学、系统地发展它。

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中外交往对话,既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探讨中,又体现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个案研究中,在后一方面更具优势。后一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赵勇的论文《本雅明的“讲演”与毛泽东的〈讲话〉——“艺术政治化”的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曾军的论文《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刘中望的论文《资源与语境的对接——瞿秋白对普列汉诺夫文学理论的批评》等。赵勇认为,本雅明的“讲演”与毛泽东的《讲话》均为“艺术政治化”的重要文本,但二者的具体观点既有异中之同,又有同中之异:两个文本在对艺术家的定位、对物与人的打磨、对技术的看重、对革命主体的期待等方面极为相似。但两个文本在对待大众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讲演”美化技术,重视艺术生产者,赋予“知识分子化大众”的使命,打造出反思的大众;《讲话》重视工农大众,要求知识分子将思想感情转型到大众方面来,要求达到“知识分子大众化”之目的。赵勇对“讲演”与《讲话》两个文本的比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中外交往对话,并于交往对话中发现了中国学术界在《讲话》研究中“一些为人们所忽略的东西”(24)赵勇:《本雅明的“讲演”与毛泽东的〈讲话〉——“艺术政治化”的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载《文学评论》,2013(5)。。曾军将毛泽东文艺思想置于西方左翼思潮的谱系中去对比参照,认为西方现当代诸多左翼思想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他强调,对西方“毛泽东美学”与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平行比较,影响研究以及对中国的折返影响研究,有助于恢复被西方“毛泽东美学”遮蔽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内容,从而凸显“毛泽东文艺思想”中“极为独特的声音”(25)曾军:《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载《文学评论》,2018(1)。。刘中望将瞿秋白与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的关系放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审视,指出了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作用的两面性:一方面,瞿秋白接受和转化了普列汉诺夫的文艺思想,使其“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话语实践与价值建构”;另一方面,反思和批判了普列汉诺夫的文艺思想,指出了其对现实斗争和苏联风潮的“误导”,在这种比较与对话中,反思了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接受域外思潮中的经验教训与当代启示(26)刘中望:《资源与语境的对接——瞿秋白对普列汉诺夫文学理论的批评》,载《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

(三)跨越学科边界的跨界交往对话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艺理论,并不单纯来自文艺实践与文艺研究,而是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往对话,是多学科跨界交往对话的成果。除《致斐迪南·拉萨尔》《致明娜·考茨基》《致玛·哈克奈斯》等几封专门论述文学的书信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艺观点大都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著作和通信之中”(27)刘梦溪:《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载《文学评论》,1980(1)。。这种类似的现象一直延续到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文艺理论中。因此,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放到跨学科中去考察、在跨界交往对话中去探讨,既适应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的特点,又适应了21世纪学术发展跨学科交往对话、多学科渗透融合的新趋势。

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跨越学科边界的跨界交往对话方面,以下成果较有代表性。如:王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历史、基本问题、文艺本质、审美话语等,置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下加以整体观照,在多学科的跨界交往对话中建构了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框架;冯宪光主编的《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在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交往对话中去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文学与意识形态、文学与人的解放、文学与艺术反映、文学与形式、文学与政治身份等基本问题,在结构体例、问题意识等方面实现了对同类教材的超越;刘方喜的论文《工艺学批判重构:物联网生产方式革命与马克思归来》一文,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当代物联网生产方式结合起来思考,重构了马克思的工艺批判思想(28)刘方喜:《工艺学批判重构:物联网生产方式革命与马克思归来》,载《东南学术》,2018(5)。;万娜的论文《资本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资本批判视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她认为资本“虽是马克思面对19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发现的秘密,但这并不是孤立的扁平视域,而是有着可以延展的多个维度。这对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各种现象、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各种现象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生产关系中的各种现象都具有相当大的阐释力,文学批评亦置身其中”,她强调:“资本批判话语不能替代对文学现象的研究,但却能为文学批评提供具有穿透力的思考方法”。(29)万娜:《资本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5)。

“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的出现,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更不是某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一时心血来潮使然,而是当代世界社会与学术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20世纪后期,尽管世界上还存在着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但和平与发展却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两大主潮。在这一时代主潮的影响下,不同国家、地区、文明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的对抗转向了对话。当今世界,有许多跨越国别、地区、文明的交往对话方式与机构,如“上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20国集团”等,它们在协调不同国家、地区、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在处理不同国家、地区、文明之间的冲突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交往对话,增进了不同国家、地区、文明之间的了解。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当代世界交往对话方式的潜在影响。同时,20世纪中期以来,交往对话也成为世界学术创新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当代世界学术创新的一种主要趋向和必然要求”(30)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22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3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是当代中国文学与学术创新的根本原则和努力方向。当代世界的一些思想大师,如巴赫金、哈贝马斯、褔柯、德里达、埃德加·莫兰、欧文·拉兹洛等,都强调学术创新应超越二元对立的哲学思辨方式,走向交往对话;提倡“复杂思维”和“交往对话”的话语理论,这些思想家与他们的学术创新理念,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文学理论界引起了共鸣。1993年,钱中文发表的《对话的文学理论——误差、激活、融化与创新》一文,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提出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应“使东西方文学理论的交流,变为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话,逐渐形成对话的文学理论批评”(32)钱中文:《对话的文学理论——误差、激活、融化与创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5)。。2002年,《文艺理论研究》第2期集中刊发了朱立元的《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关于新世纪文艺学、美学研究的突破之途的思考》、冯毓云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困境及当代思维的转型》、刘士林的《一种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经验方法》、周宪的《从一元到多元》、王纪人的《形而上,还是形而下,这是一个问题》等五篇论文,集中批判了二元对立哲学思辨方式,主张运用交往对话方式创新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是对这一讨论的拓展与深化。

“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对21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做出了贡献。首先,它对突破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二元对立哲学思辨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是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残留着“二元对立”哲学思辨方式的痕迹。而21世纪的“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在突破“二元对立”哲学思辨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提供了思想方法。其次,它对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资源库作出了较大贡献。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保持一种较为封闭的心态,缺少对古代文化资源、外国文化资源及不同学科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基本上处于“以马释马”“以马论马”“以马证马”的自给自足状态。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虽有较大改观,但其理论资源仍然不够丰富。而21世纪的“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跨越古今、中外及不同学科,在与古今、中外、不同学科的交往对话中,吸收了古今、中外、不同学科的理论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资源库。再次,它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前30年盛行的“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其主要研究方法是社会历史学方法,除此之外,其他方法很难进入其中。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形成期间,虽然也出现过文艺学新方法的讨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心理学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也对当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又出现了运用新方法否定旧方法的倾向,其时的研究方法出现了新的单一化趋势。而21世纪出现的“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在古今、中外及不同学科的对话中,也综合了其研究方法,形成了多种方法的交叉融合,并为当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将新中国70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话语模式的演进概括为“政治主导型”“学术强化型”“交往对话型”三种类型,仅是以不同时段的重点事件、标志性成果、主要特点为依据,并不意味着三者之间只有独立性没有交叉点、只有差异性没有共同点、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这三者之中任何一种话语模式的形成,都有一个孕育、发生、发展、成熟及影响的过程。这就不仅使三者之间具有时间上的交叉重合,也使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因此,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运用联系与对话的眼光去看待,一旦将其割裂或对立,就会对三种话语模式产生误解乃至消解。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艺话语
1942,文艺之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文艺范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