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穴透刺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验案2则
2019-01-05陈裕彬粟璇杜淑佳曹淑华
陈裕彬 粟璇 杜淑佳 曹淑华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广东 佛山 528200)
三叉神经痛在中医领域归属“头风”“额痛”等范畴[1],好发于中老年人,以面部三叉神经区域的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发病急骤,一般持续几秒钟,呈周期性发作[2],疼痛如刀割或电击样等,右侧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文献显示,目前我国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率高达47.8/10万,而全球该病的发病率为62.6/10万人[3]。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该病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该疾病的治疗原则是止痛,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短期疗效显著,但容易反复发作,而且长期服用药物副作用比较大,手术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手段,医疗费用高,患者一般较难接受。
中医学家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进行深入研究,普遍认为该病与外感风邪、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息息相关,探索了很多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理想的疗效[4]。特别是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创伤小,效果明显,无副作用,但每位中医学家在取穴、针刺手法上又各有差异,取穴也主要以近端的局部穴位为主,再配合远端取穴。有些学者比较注重手法方面的差异,但是比较抽象难以推广。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规范、易推广、安全有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治方案。故本文将下关穴透刺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验案2则总结如下。
1.典型病例
1.1 病案1
黄某,女,75岁,于2017年8月17日初诊。患者自诉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面部疼痛,阵发性闪电样疼痛,持续时间数十秒,以左下颌部疼痛明显,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伴流泪等症状,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浮紧。中医诊断:面痛风邪入络;西医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下颌支)。
选穴和定位:合谷、太冲、下关、风池为主要穴位,配承浆、颊车、翳风穴。操作者先刺激合谷穴、太冲穴这两个远端穴位,患者疼痛缓解后,再刺激局部穴位和分支穴位。合谷穴可以采取直刺0.5~1.0寸,患者自觉酸胀为宜;而太冲穴则采取向上斜刺0.5~1.0寸,以患者自觉局部酸、胀、麻向足底放射的感觉。
针刺下关穴:第三支痛采取从下关穴进针向地仓穴透刺1.8寸,通过雀啄式的提插泻手法,以患者自觉整个面部麻胀感为宜,其他腧穴采取常规针刺方向、深度,应用捻转补泻手法,每天1次,整个留针时间为30分钟,期间运针3次,每次持续3分钟,6天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患者经疗程治疗后。上述诸症明显好转,睡眠较前改善。经过4个疗程后,半年后随访,疼痛未复发。
选穴依据:合谷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调气止痛的功效;而太冲归属足厥阴肝经,具有调血止痛的功效,两者相互配合,称为“开四关”,具有理气活血、通经络、止痛、止痉之功[5];下关穴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通过疏通两经经络、理气达到治疗颜面诸疾的作用,下关穴的位置在三叉神经总干及分支处,本病例采取透刺这个特殊的针刺手法刺激三叉神经干,可以更加有效地疏通经络,出现针刺感应,明显缓解患者神经紧张的状况,达到镇痛之功。风池是袪风的主要穴位,疏散外风,搜解内风,不但可以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三叉神经痛,还可以治疗肝阳痰浊瘀血等邪气挟风上扰清窍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剩下的配穴都是三叉神经痛支取穴,共同作用起到调理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
1.2 病案2
宋某,男,42岁,2017年12月1日初诊。患者自诉上颌部疼痛1年,再发3天,阵发性闪电样疼痛,持续时间数十秒,劳累、受凉时发作,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作。3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再发,纳可、眠差,舌暗,苔黄,舌底脉络迂曲,脉涩。经药物、理疗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心啊,前来就诊。中医诊断:面痛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支)。
选穴和定位:合谷、太冲、下关、风池为主要穴位,配迎香、颧髎。具体操作:先刺激远端穴位的合谷穴、太冲穴,等到患者疼痛缓解,再刺激局部穴位、分支穴位。合谷穴直刺0.5~1.0寸,太冲穴向上斜刺0.5~1.0寸。
针刺下关穴:第二支痛从下关穴进针向四白穴透刺1.8寸;采取雀啄式提插泻手法,以患者整个面部产生麻胀感为宜,其它腧穴采用常规的针刺方向、深度,通过捻转补泻手法,每日1次,整个留针时间为30分钟,中间行针3次,每次持续3分钟。6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患者经疗程治疗后。上述诸症明显好转,睡眠较前改善。经过4个疗程后,半年后随访。疼痛未复发。
选穴依据:本案例选取主穴的依据同病案1,配穴选择迎香、颧髎,是由于本病案三叉神经痛在上颌支,而迎香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通经活络、通利鼻窍之功效,是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要穴;颧髎穴归属手太阳小肠经,具有祛风止痛、消肿之功,临床上经常用它治疗三叉神经痛。
2.讨论
本研究的下关穴透刺疗法是由吾师陈俊军教授研发的,采用特殊针刺手法,刺激三叉神经总干和分支,梳通经络,加速全身血流通畅,激活机体镇痛系统,解除神经的紧张状态,使患者自觉舒适。
陈俊军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注重辨证论治,选穴配方做到主次分明,眼支痛则增加丝竹空、阳白,上颌支痛配合迎香、颧髎,下颌支痛配合承浆、颊车、翳风等穴,混合支痛各支取穴结合[5],而且善用深刺透刺,有效缓解疼痛。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先刺激远端穴位合谷穴、太冲穴,有效缓解疼痛后,再针刺下关穴,第一支痛从患侧下关穴进针向太阳穴方向透刺1.8寸,以利于针感扩散到前额;第二支痛从下关穴进针向四白穴透刺1.8寸,使针感扩散至面颊口齿部;第三支痛从下关穴进针向地仓穴透刺1.8寸,使针感扩散至下颌部及舌根。混合支痛各支透穴结合,以患者整个面部产生麻胀感为宜。
本研究的下关穴透刺疗法针对实证采取泻法,虚证采取补法,如果虚实夹杂则采用平补平泻法,操作过程中注意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5],此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为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针灸疗法提供借鉴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