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05田雪冬淄博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色谱法添加剂液相

□ 田雪冬 田 野 淄博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当前我国政府持续极大食品监管力度,但食品安全情况并不乐观,一定量的抗生素、农药残留以及化学污染都是降低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检测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在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为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出现,为食品检测控制打开了新局面,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分析效率高,能够有效提升食品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关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指的是基于经典液相色谱法,引入气相色谱理论和实验方法,并借助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充分发挥高效固定相和在线检测等方法的作用,最终演变形成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其系统构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色谱柱、检测器、进样器、贮液器、控制器、高压输液泵以及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该种检测方法的运行流程如下:在高压输液泵的作用下,贮液器中的流动相溶剂进入色谱柱,随后从控制器流出。操作过程中若是注入了预分离样品,此时流经贮液器的流动相溶剂会将其带入色谱柱中,经过分离后再加以检测,最后经过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将检测器送出的信号详细记录下来,便于检测结果的分析。

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1 在食品微生物及代谢物检测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具有多种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该种方法,食物中的微生物含量和相关代谢物的检测结果更加清晰,再通过对不同微生物代谢物和组成部分的分析,检测人员可以直接获取食品中所含微生物的类型和比例,便于后续分析工作的开展。检测人员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可以正确判定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从而剔除超过国家规定安全标准的部分。

2.2 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有效检测出食品中添加剂的成分和含量,笔者就当前常见的几种添加剂的检测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2.2.1 甜味添加剂的检测

甜味添加剂是食品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其能够提升食品的甜味度,糖精是甜味剂的典型代表,部分食品生产商实际生产过程会投放过多的糖精,人体食用后可能会引发血小板降低的情况,情况严重的还会对人体的肝脏器官造成损害。我国多采用紫外线检测法、荧光检测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食品中的糖精含量,有效弥补了样品分离效果差的弊端。

2.2.2 色素添加剂的检测

从本质上看,色素添加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天然的,另一种是人工合成的,该种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食物的美观性,从动植物体内提取的自然色素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但人工合成的色素添加剂一旦超标,极有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具体应用流程包括:首先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氨水和乙醇混合在一起,其后通过超声波技术来提取和处理样品,经过过滤后再利用安捷伦1100系统进行洗脱操作,最后的结果检测需要运用二极管阵列,从而获取最终的检测结果。

2.2.3 防腐剂的检测

食品生产过程中常用的防腐剂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虽然防腐效果较好,但由于整体毒性较高,难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生产商必须严格控制防腐剂的剂量,确保食品安全达标。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的多种防腐剂和甜味剂进行同时检测,通过二级管阵列来检测分析结果,再加上色谱条件的优化,可以有效分离几种甚至十几种添加剂,该种检测方法具有精密度高、回收率高的优点[1]。

2.3 在食品非法添加物检测中的应用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对于食品工业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严重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食文化呈现多样性特点,熏制腊肉因风味独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某些商家为了提高销量,在熏制腊肉时会加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虽然增强了食物的味道,但过多的硝酸盐在还原作用下会转化成有毒物质,不利于人体健康。传统的检测方法为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N-亚硝胺,但该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挥发性物质的检测,因此检测范围有限,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个问题,且效率高,结果准确[2]。

2.4 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2.4.1 在食品维生素分析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维生素分析中的应用,主要针对4种水溶性维生素,检测过程可同时进行。对此,有相关学者开发研究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用以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成分,全面提高了维生素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相关食品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2.4.2 在碳水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分为两组,一种是可吸收物,另一种是不可吸收物,前者可吸收的物质是糖类。一般的化学方法只能测定总糖,却无法对不同的糖分加以区分,普通气相色谱法虽然有效,但受到样品衍生化的影响,降低了方法使用的可行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出现,为多糖成分的检测提供了新手段,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操作性更强,且灵敏度高,检测和分析结果的精度也得到了提升。

2.5 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农药和兽药是农作物耕种和牲畜饲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但如果农药的残留量过多,人体食用后反而有害。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农药残留问题,随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完善,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有学者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分离测定效果。还有部分学者结合实际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分析方法,用以检测鸡肉中10种磺胺类的药物残留,得出结论:10种磺胺类药物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g。高效液相色谱联合电喷雾串联质谱的实际应用,更是对蔬菜农药检测做出了突出贡献,该种方法可以同时测定蔬菜中26种农药残留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农药的检测效率[3]。

3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发展。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于食品品质与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新环境下,要重视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优势,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持续加大食品检测力度,提高整体检测效果。

猜你喜欢

色谱法添加剂液相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