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1-05林霞

医药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品管圈产科孕产妇

林霞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新疆 喀什 844000)

产科接受的患者相对其他科室而言,风险较大,且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较高,导致产科护理比其他科护理的风险高,护理工作量更大[1]。由于产妇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稍有不慎就会对产妇及婴儿造成健康上的影响,从而引发医患纠纷。本文探究品管圈活动对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产科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0~36岁,平均年龄为(24.3±2.8)岁;观察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3~34岁,平均年龄为(26.1±0.8)岁。护理人员共21名,年龄范围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3±1.3)岁,平均年限为(9.5±7.2)年。其中中专9人,大专为10人,本科2人。参与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我院接收的孕产妇,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获得科室与医学伦理会的批准;研究人员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风险管理,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品管圈:由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担任组长,科室内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根据成员具体情况进行培训,观察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制定干预对策并落实[2]。(2)实施护理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健康教育,使品管圈内成员都掌握一定的产科相关知识;建立新生儿护理组,嘱咐产妇手腕带不要随意摘除,并核对好新生儿的手腕带,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建立孕产妇护理小组,在孕妇待产时,小组要高度警惕,留意孕妇生理情况,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实时监测胎心音、产妇宫口张开情况及生命体征。(3)总结活动:品管圈成立后,需要每隔10d开一次讨论会,总结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施持续改进,从而改善护理质量[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统计两组新生儿的手腕带丢失率;比较两组孕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调查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由孕产妇及家属在护理后出院前填写,评估标准为:非常满意(90分~100分),比较满意(80分~89分),满意(70分~79分)、不满意(60分~69分)、非常不满意(0~59)。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使用软件SPSS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以χ2检验。数据若算出P值<0.05,则该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4%(12例),观察组的发生率为8%(4例)。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孕产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38例),观察组为92%(46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产科科室是护理风险发生率最高的科室,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高,护理难度大,护理工作量大;对于产科而言,现如今的护理工作的重点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孕产妇以及家属对科室的护理满意度,最大程度的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传统的护理模式虽然能提供孕产妇基础的护理服务,满足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基础需求,忽视了对风险事件的管理,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不利于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是护理人员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改进工作环境,提高护理效果而自发组成的团体,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启发护理人员对工作质量的理性分析,提高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心。本文探究的品管圈活动风险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根据数据分析,运用品管圈风险管理方法比运用常规风险管理方法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与常规方法相比,品管圈活动方法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活动于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护理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品管圈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