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伴异型增生1例报告
2019-01-05刘怡梦刘昱辰
刘怡梦 刘昱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20医院特诊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患者,男,24岁,因中上腹痛7年于2017年11月22日来院就诊,其母亲35岁患胃癌,46岁去世。患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肾区无叩击痛。当日胃镜检查报告:胃多发溃疡A2期;慢性红斑糜烂型胃炎。11月24日病理报告:黏膜重度慢性炎伴腺体轻度异型增生,活动(+++),肠化(灶区+),Hp(+)。予以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治疗2周,后予以雷贝拉唑、铝碳酸镁片、复方田七胃痛胶囊治疗6周。于2018年1月30日复查胃镜:慢性增生糜烂型胃炎伴胆汁反流,Hp(-)。2月1日病理报告:黏膜重度慢性炎伴息肉样增生,活动(+),肠化(灶区++)。予以雷贝拉唑、消炎利胆片、铝碳酸镁片等治疗,并建议定期复查胃镜。
患者年仅24岁,有家族病史,经过治疗后,胃溃疡痊愈,异型增生及幽门螺杆菌转为阴性,但胃炎、肠化依然存在。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其中Hp感染、NSAID和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是引起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损伤因素[1]。该患者发病前没有NSAID和阿司匹林服用史,考虑其溃疡与Hp感染、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进展过程中,胃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形态转变成为肠型上皮细胞,肠型上皮细胞发育异常则可形成异型增生,中、重度异型增生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2]。科学研究及临床经验提示,肠化及轻度异型增生,经过积极干预、治疗后,病变可以逆转。该患者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口服药物治疗后,轻度异型增生得到逆转,进一步证实了此点。而患者肠化依然存在,且有加重的倾向,考虑与其遗传易感性有关。对于此类患者,如何能彻底治愈,存在难度和不确定性。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进一步阐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可能由这种细菌引起。在消化道疾病治疗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Hp耐药性逐渐提高,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不断下降。目前国内推荐铋剂四联法(PPI+铋剂+2种抗菌药)作为主要的根除Hp方案,根除率可达到85%—94%[3]。该患者采用铋剂四联疗法,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近期,有研究显示,通过疫苗预防Hp感染存在一定可行性,这无疑是优于抗菌药物治疗的最佳选择,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4]。
有文献报道,胃癌人群中约10%具有一定程度的家庭聚集性[5],其遗传学基础是人类基因组DNA序列的变异性。目前发现的胃癌相关易患基因有细胞因子、细胞介质相关基因、DNA合成和修复基因等。通过恢复仅被抑制而未发生突变或丢失的生长调控基因表达,可恢复细胞正常生长调控功能,有可能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6]。期待相关研究的突破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