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新生儿胃穿孔诊疗体会
2019-01-05蔡灵巧姚贤明
蔡灵巧 姚贤明
(杭州市儿童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新生儿胃穿孔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消化道疾病。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为1:5000,占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的7%左右[1]。但由于该病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对于新生儿科医生及小儿外科医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回顾分析15例诊断为新生儿胃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2018年期间,本院共收治新生儿胃穿孔患儿15例,其中男性12例(占80%),女性3例(占20%);足月儿4例(占26.7%),早产儿11例(占73.3%);出生时的平均体重2.4±0.7(1.4~3.6)kg,其中极低体重儿1例,低体重儿10例,正常体重儿4例。
1.2 诊断与治疗
到医院就诊时所有患儿病情均较重,均有腹胀、呕吐、拒奶的临床表现,其中伴发热6例(40%),查体时可发现患儿反应较差,精神软,腹部较胀,皮肤发红、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患儿出现初始症状时平均日龄2.1±1.4(0.5~5)d,其中出现在1d以内的患儿3例;在1-2d的患儿7例;在2~5d的患儿5例。症状至手术平均时间39.6±17.3(18~77)h。入院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腹部立位片检查,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表现,其中4例患儿术前被诊断为败血症。明确诊断后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均行剖腹探查术,根据术中情况,3例行胃穿孔修补手术;12例行局部坏死组织清除+胃穿孔修补手术。术中发现穿孔部位:胃大弯8例,胃小弯2例,前壁4例,后壁1例。穿孔部位大小平均为4.2±2.8(0.3~10)cm。术后有12例行了病理检查,其中有10例提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继续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15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中13例患儿在术后病情明显好转,其中2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就出现切口感染或裂开,予抗感染治疗及换药好转后予二期缝合,出院后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相关并发症,且生长发育正常;还有2例患儿术后病情仍未得到控制,发生重度感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等现象,都在术后24小时内治疗无效死亡。
3.讨论
新生儿胃穿孔是新生儿科医生及小儿外科医生经常遇见的疾病。由于其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及时的诊断与处理对于改善愈后至关重要的。目前为止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原因仍然是不明确的,一些专家认为胃壁肌层发育不良是其主要原因。在我们的研究中,有10例患儿术后病理提示胃穿孔原因为胃壁肌层缺损。其次,我们可以发现男性患儿是女性的4倍,早产儿是足月儿的2.75倍,极低或低体重是正常体重儿的2.75倍,综上男性,早产,极低或低体重儿可能是新生儿胃穿孔的致病危险因素。
在临床表现上,15例患儿均有腹胀,呕吐,拒奶症状,部分患儿有发热,反应差,皮肤发红、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我们还发现这些患儿胃穿孔的初始症状往往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1周以内,全部15例患儿胃穿孔均发生在5天以内,其中有10例患儿发生在2天以内,最早发生在出生后12小时,而之前也有文献报道新生儿胃穿孔常发生于日龄小于7天的新生儿[2-3]。因而当日龄小于7天的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男性,早产,极低或低体重儿,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新生儿胃穿孔。在15例患儿中,在入院后均行了腹部立位片检查,且均提示膈下存在明显游离气体。而胃泡消失及左膈下大量游离气体是新生儿胃穿孔的典型表现。因此当怀疑新生儿胃穿孔时,腹部立位片是首选检查。
当患儿被诊断为新生儿胃穿孔时,及时的手术对预后是至关重要的[4]。当明确诊断后均在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穿孔部位较易发生于胃大弯(占54.4%),这也与先前其他的一些研究相符合。经过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儿好转,在这部分患儿中有2例出现了术后切口感染,但在积极治疗后好转,而切口感染也是该疾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此外仍有2例患儿出现了死亡(死亡率13.3%),而近年国外有文献报告新生儿胃穿孔的死亡率30%~60%[5]。死亡率明显较低,这可能与近年来医疗技术发展及家属对疾病认识提高有关。2例死亡患儿在术前均被诊断为败血症,这也提示新生儿胃穿孔患儿的死亡可能与败血症进展有关。这也与其它文献报道的相符合[6]。
综上,新生儿胃穿孔易发生于男性、早产及低体重的新生儿,且常发生在新生儿时期前7天,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