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叉神经痛治疗进展

2019-01-05李国平

医药前沿 2019年35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三叉神经副作用

李国平

(贵港市人民医院 广西 贵港 537100)

TN患病率182/10万人,发病率4~5/10万人。以40岁以上的的人群为常见,女性较多见,且右侧多见[1]。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缺乏理想的针对治疗方法。比对目前的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对TN患者首先建议行内科止痛治疗,但长期服用止痛药使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及出现副作用,这时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等。现综述如下。

1.药物治疗

对于TN患者一般首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在患者服用初期有较好的缓解疼痛程度和减少发作次数的效果,对于触诱发痛以及自发性的疼痛都有较好的作用。但其长期效果不佳,随时间进展,维持效果的药物用量增加,副作用增加,患者容易出现嗜睡、眩晕、共济失调、乏力甚至肝肾损害等严重后果。因此卡马西平可用在疾病的初期或者是患者的症状较为轻微的时候,但是并不能长期用药,且需注意其副作用的发生,随病情变化及时就诊[2]。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有研究证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药物和手术难治TN患者治疗的一线方法。目前多采用伽马射线或x射线在薄层cT或MRI引导下通过聚焦的方法靶向单次照射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使之变性坏死,起到治疗的目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无需麻醉与开颅治疗,且治疗周期较短,患者当天即可出院,并且可以作为手术治疗失败的可选治疗,还可多次治疗。因此该疗法有适用范围广、精确安全、无创伤等优点。但用这种治疗后不能立即缓解疼痛,而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3]。

3.手术治疗

3.1 显微血管减压术(MVD)

据研究报道,TN患者约有90%以上存在神经根血管压迫,因此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压迫学说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接受。该学说认为在三叉神经根部对搏动性压迫较敏感,因为其缺少施万细胞包绕所形成的髓鞘。虽然MVD对于存在明显存在责任血管的病例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压迫血管难以分离、神经已经发生永久性脱髓鞘及非压迫性病因的患者手术效果欠佳。因此微血管压迫虽然是TN的主要病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术前还需仔细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4]。

3.2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PTR)

PTR有颞下和后颅窝入路两种,前者又分为颞下硬膜外、硬膜内入路。术中而保留运动支和眼支,切断V2、V3支感觉纤维。颅后窝入路与MVD相同,在桥小脑角处切断三叉神经感觉根后下2/3~3/4。该术式适用于未发现责任血管的患者,也可用于MVD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情况。因该术式为破坏性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而且术中对神经束离断也较难抉择,术后副作用大,目前以少用[5]。

3.3 球囊微压迫术(BMC)

在X线引导下将Fogarty球囊导管送入Meckl’s腔从而压迫三叉神经半月结,可以起到与MVD类似的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使用该方法的患者在早期均有一定程度的疼痛缓解,1年内复发率为25.4%,4年内疼痛控制率为69.4%,10年内复发率为 31.9%,复发后再次治疗有效,约有89%以上的的患者面部感觉减退。目前对于BMC的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球囊压迫的压力以及压迫时间尚无统一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与跟踪随访[6]。

4.总结

通过对TN的长期随访以及研究结论的对照,对于TN的治疗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疾病的早期可首选药物治疗;其次,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患者不能耐受副作用时使用手术治疗。对于一般状况较好的年轻患者可使用MVD,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可使用PRT;最后,上述治疗失败或复发者,对于MVD术后复发可采用PRT治疗,对于PRT复发者可再次行PRT治疗。

5.展望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N的病因可能并非既往认为的外周神经病变。最近有研究显示通过使用磁共振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TN患者的脑白质完整性,发现除三叉神经外,TN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也会出现白质微结构的异常。还有学者对TN患者的大脑运动皮质进行电刺激治疗,发现治疗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说明皮质在TN的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这为TN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TN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其治疗仍是医学难题。但相信随着对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对于TN的研究将有突破性进展。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三叉神经副作用
基于MRI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别被副作用吓倒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9种不同厂家卡马西平片的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分析
三叉神经鞘瘤25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