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自己『偷点时间』

2019-01-05齐夫

杂文月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静谧学问痛苦

□齐夫

画家范曾说过:长年累月,我都是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就是为了给自己偷点时间来读书作画。美国著名篮球球星科比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练球,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成功,他反问一句:你知道洛杉矶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文学家鲁迅的成功,则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偷”来写作了,所以才成为现代文学的高峰。

学者钱钟书也是个善于“偷”时间的人。他从来不参加应酬,不论再高规格、再有面子的饭局,也照拒不误,因为在他眼里,在饭桌上浪费时间,挥霍生命,是世上最愚蠢的事情。他把这些时间都偷来著书立说,钻研学问,成了大学者。

季羡林教授“偷”时间最为辛苦。他曾长期兼任大学系主任和副校长职务,不得不出席很多会议,这对于一个惜时如金的学者来说是很痛苦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办法,除了早起晚睡、加班加点,他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期间想自己的学问,为文章打腹稿,列提纲,就利用这偷出来的时间,他写出了好几本脍炙人口的散文集。

相比较而言,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偷”的时间最多。用他的话来说,趁着上帝没注意他,偷偷活了一百多岁,又孜孜矻矻,宵衣旰食,在多个研究领域里大放异彩,广为建树,一辈子活出了两辈子的精彩。

他们都是获得非凡成就的杰出人物,成功的关键就是为自己偷来了宝贵的时间,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充裕了,干事业的机会和空间也大大增加了,再加上合适的方法和正确的目标,人生成功的大门自然也就不难推开了。

偷时间是悄悄地、无声无息地、低调静谧地、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事情。如果我们能长期有意识地坚持悄悄抽出点休息时间去工作学习,无声无息地积累、磨砺自己,低调静谧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拉开与其他人的距离,作出不凡贡献,坚定而又稳步地跻身成功者的行列。反之,时间也会这样悄悄地、无声无息地在我们身边流走,不知不觉,逝者如斯。当我们满头披雪时,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老了,且一事无成,只有悔之莫及。

偷点时间给自己,无论是干一件事,学一门技能,还是从事一项研究,首先要源于真心热爱,痴迷于此;否则,每天的起早贪黑将是很痛苦的事。如果因为心中有热爱,认定这样做有价值,所以才舍得把时间用在这上面,愿意献身这一事业,那就会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其次,偷点时间要坚持数年才会有效。倘若一曝十寒,想起来就起五更睡半夜,想不起来就忘在脑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间歇性地拼搏,而不是常态化地努力,那是很难见到成效的。还有,既然是“偷”时间,那就要不露声色,悄悄地进行,没必要大张旗鼓,嚷得全天下都知道,我要用功了,我要发愤了。要不然,你炫耀半天,啥事也没干成,那无疑是贻人笑柄。

人与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事业的成功与否上,而事业的成功与否又取决于投入的时间多少。人的寿命长度都差不多,正常的可支配时间也不相上下,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再加上“偷”来的时间,成功的几率肯定会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静谧学问痛苦
降低“支付痛苦”
比多少的学问
谁痛苦,谁改变
“一”的学问
静谧古城
《静谧》
分担痛苦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痛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