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陕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19-01-04□田琳
□田 琳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5)
我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引进并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型并趋于成熟。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过大的结构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术界关注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1]。
1 我国区域发展策略变化
我国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策略主要有:第一,改革开放前提出“超前共产主义”均衡发展战略。第二,改革开放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第三,为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第四,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十九大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从国际经济发展经验来看,短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经济效应比较明显;从长期看,其将制约经济整体发展。因此,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2]。
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的技术引进使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创新能力缺乏,因此,创新驱动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力。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主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陕西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坚力量,其教育、科研、科技投入较多,陕西省区域均衡发展对西部经济的整体提升具有较大意义[3]。
2 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2017年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省有11个地级市,按区域分为3个地区:陕南(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陕北(延安市、榆林市)、关中(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本文主要从这3个区域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对陕西省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研究。
根据2000—2016年陕西省3区域GDP的绝对数可知,陕南、陕北、关中的GDP呈现逐年稳定增长的态势。图1可知,从2000—2016年间的GDP相对数值来看,关中地区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最大,在61%~73%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是特别大;陕南地区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最小,在11%~14.2%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在整个时间范围内比重变化不是特别大;陕北地区GDP占全省GDP的比重变化幅度较大,在13.3%~27.3%之间,增长速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陕北地区GDP比重上升期正好是关中和陕南地区下降期。陕北地区的GDP增长趋势与陕南和关中处于相反状态。
从图2可知,陕南和关中的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大部分年份保持在两位数的正增长速度,增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波动浮动不大;陕北地区GDP的增长速度变化幅度较大,2006年增长速度最快达到34.66%,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到2009年的5.01%之后又上升,从2012年开始又下降,波动较大。
3 驱动陕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新常态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新的战略手段,保持稳定的科技创新投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逐步构建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3.1 政府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加强法律保障
首先,需要政府制定陕西省创新发展战略和夯实计划,指导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这是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基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提出后,陕西省相继制定了《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签订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陕煤化联合基金”和“引汉济渭联合基金”合作协议等,这对于今后的科研投入及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图1 陕西省三区域2000—2006年GDP比重
图2 陕西省三区域2000—2006年GDP增长速度
其次,需要建立科技创新的法律保护。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调研、科研成果的展现及经济效益的取得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陕西省2014—2016年专利授权数量呈现稳定增长,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法律制度是必要措施,同时专利技术的转化率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也是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4]。
3.2 发挥关中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陕西省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数量较多,成果及其科研成果转变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关中地区的西安,拥有的科研组织及科研人员比重最大。因此应以西安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逐步使西安发展为高端产业、要素、人才聚集的中心;发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辐射作用,引领关中平原各城市的建设,优化聚集发展空间格局,进而带动陕南、陕北的发展。
3.3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政策的中心和重要节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将给陕西区域的协调发展带来更多战略性机遇。“一带一路”对陕西整体发展及其内部辐射有具体促进作用,同时也将为陕西科技创新带来新思路。
3.4 实施区别化的地区政策支持
陕北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应加强该地域的政策倾向。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保证共同进入全面小康[5]。加大对革命遗址、旧居保护维护力度。加快榆林、延安中心城市建设,重点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农村新型社区4级城镇体系。实现“坚持强关中、稳陕北、兴陕南”基本思路,增强3大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4 结束语
要充分利用陕西省各地区的特色,增加经济发展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逐步实现习总书记在陕视察时提出的:“陕西经济发展的重心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北、陕南发展不足,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要增强关中辐射带动能力,加快陕北、陕南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