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环卫管理中的应用
2019-01-04
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 北京 100028
正文:
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安装在物体上的各种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无线传感器、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网络(如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3G/4G等)接入方式,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交换通信,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巨大网络。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张,其实质就是利用智能化的终端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达到信息的互连与实时共享。
2 物联网的技术构架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
图1 物联网技术架构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网关构成,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二维码标签、摄像头、GPS等,感知层犹如人的感知器官,物联网依靠感知层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
传输层由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等组成,传输层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支撑层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和存储系统,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网络内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挖掘、存储和控制。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能够针对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应用,提高相应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并与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模型相结合,实现更加准确、精细的智能化信息管理。
3 物联网技术在环卫管理中的应用
3.1 对环卫现场情况进行环境监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很多垃圾填埋场都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填埋气体监测、渗滤液和外排水监测、地下水质监测等。密闭式清洁站,通过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可以远程监控该密闭式清洁站在作业过程中的环境数据,如:作业噪音、作业扬尘、臭气浓度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远程监控环卫现场的环境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从而可以及时地解决问题。实现环境监测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静态变为动态,防微杜渐,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有效避免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3.2 对环卫设施及作业车辆的管理
环卫设施管理包括对垃圾桶、公厕、中转站等重要环卫设施进行信息化管理,基本管理内容包括基于地图标注、更新、删除、查询环卫设施分布情况,及时登记环卫设施维修维护情况。并可以和RFID卡进行对接,对每个环卫设施建立身份证。通过给环卫车辆如清扫车、洗扫车、洒水车、冲刷车、除雪车、压缩运输车等配备相应的传感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车辆的车速、油耗、运行轨迹、水量等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央控制平台,车辆如有异常现象,可及时报警,及时处理。通过给果皮箱、垃圾桶配备传感设备采集各个收纳点的位置、垃圾负载程度,设置满载报警,当垃圾量达到一定负载值时,自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满载提示,及时安排收运车辆收取垃圾。
3.3 对环卫工作人员的管理
借助智能终端设备,对作业人员进行巡检,通过底层实时数据结合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技术,随时掌握人员的空间位置,解决人员调度不及时,考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由“人管人”、“走动式”管理向机制化、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转变。为管理人员配发卫星定位的环卫智能终端设备,设定管理区域,设置管理范围。管理人员在平台制定的区域进行作业、管理。系统实现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人员在作业时间内,走出规定区域,平台会自动报警,指挥调度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掌握具体实情,及时巡查工作人员的在岗情况。如无特殊原因,将对工作人员提示警告、批评;情节严重的,指挥调度人员及时报相关科室和领导,杜绝工作人员缺岗失位、工作散漫等现象。同时,借助环卫智能终端还可以实现工作人员与管理中心的双向交流,上传图片、发送信息,做到实时沟通,提高环卫作业效率。
4 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环卫行业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必将带动环卫行业实现新一轮的变革、创新,促使环卫行业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环卫管理者带来极大的便捷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