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五路突围
2019-01-04赵平起
○ 文/赵平起
新阶段,新形势下,大港油田以开发五场建设为契机,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成功突围老油田开发困境。
大港油田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经历五十多年的开发,油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油田开发的对象愈来愈复杂,控制成本上升与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如何才能适应老油田开发阶段需求,创出一条持续有效发展的新路呢?大港油田认真贯彻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开发理念为核心,以可持续高质量有效益发展为目标,自2016年起,在中国石油首次提出并实施“渗流场、井丛场、新战场、试验场、数字场”为载体的开发五场建设,经过连续三年的实践,从五个方面进行突破,实现老油田开发在困境中突围。
创新理论,渗流场重构保稳产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理论创新为引领,大港油田抓住油藏渗流场这个关键,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地质模型升级研究,建立基于油藏地球物理的地质模型研究方法,提高地质模型研究精度;攻关渗流地球物理基础理论,建立基于时移的多维的油藏渗流地球物理地质模型,提升模型的时效性;开展渗流场重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多参数渗流描述模型、多维度流场评价模型和多方案的驱替模型。
三年来,大港油田边研究边实践,逐步建立了流场重构的四种新模式,累计治理油藏区块46个,覆盖地质储量达到总开发储量的5亿吨以上,老油田开发指标大幅改善。水驱控制程度由67.2%提高至72.6%,注采对应率由69.3%提高至73.9%,分注率由38%提高至56.6%,治理单元整体采收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实现了治理区块油气产量的硬稳定。
协调发展,井丛场绿色建井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大港油田主体位于滨海新区和渤海新区,真正具备油田征地条件的陆地面积不足4000平方千米。如何实现与地方共同、协调和绿色发展?大港油田探索出了一条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展平台式井丛场节约用地钻井建产的道路。
规划先行,整体部署油气开发建产方案,分重点区域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分类制定平台建产模式,应用网电实施工厂化绿色钻井 ,钻井液循环利用确保清洁钻井……三年来,大港油田践行绿色协调发展理念,实施井丛场达到114个,年度井丛场钻井比例从9.12%提高至73.9%,节约各类征地4495亩,减少钻井周期15.2%,以网电代替柴油发电减少了碳排放3447吨、氮排放66.7吨,减少泥浆排放7600立方米,同时减少钻井、地面配套、搬迁等费用,累计减少建设成本1.73亿元。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羊一井丛场已经成为企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典型,成为社会各界石油精神的宣教基地。
开放合作,低渗储量促建产
2015年底大港油田未动用储量3.5亿吨。这些储量具有储量单元块数多、单块储量规模小,以中深层、深层为主,低孔、低渗、低丰度、低流度等特点。开发上表现为注不进水,产量低和产量递减快,效益差,内部收益率不达标。如何经济有效开发这些储量,实现储量到产量的转化,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的难题。
大港油田提出了技术经济一体化,开放合作,有效建产的思路。油田创新开发模式,从开发方案设计入手,最大限度开展地质设计及过程优化来探讨未动用储量的效益开发;创新提出全生命周期模式,在沈家铺、舍女寺等20个区块动用地质储量1609万吨,钻新井109口,总进尺32.11万吨,建产能22.5万吨,形成日产520吨规模,累积产油24.8万吨,提高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推进风险作业管理模式,6个风险合作区块最高日产达200吨以上,最高年产3万吨,累计产出原油10.5万吨,推动了低渗难采区块的有效动用。
●供图/大港油田
环保驱油,开展提高采收率试验场攻关
大港油田积极响应中国石油“稳健发展”和“保持一亿吨以上原油产量规模”的发展战略,坚持把提高采收率增加老油田可采储量作为油气开发的核心价值观,规模开展高孔高渗、高温高盐、深层低渗三大类油藏的开发试验,大幅度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量优势和发展优势,努力实现产量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年来,大港油田自主研发的环保型三次采油二元驱油体系和模块化注入工艺,采出水聚合物驱和聚/表二元驱已扩大到11个区块,覆盖地质储量3432万吨,注入井数达到216口,受益油井数达到367口,可增加可采储量296万吨,可提高采收率13.6个百分点,实施区块原油产量从三次采油前的820吨上升到1100吨。
两化融合 ,数字场建设提效益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多领域推进“互联网+”,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大港油田结合油气开发实际,提出了在油藏和地面管道场站建设中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技术,大力开展“数字场”建设。通过平台化、共享化、集成化,实现开发数据的自动实时采集,地质模型的自我更新,开发趋势的自我判断和预警,开发方案自动比选和智能决策,进而实现油藏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研究与管理,以此提高劳动效率和开发效益。
数字油藏的建设让油气藏开发效率提高了40%以上;数字地面建设大幅减少了管网场站配套规模,共撤销计量间、配水间598座,累计减少各类设备设施586台,减少油田生产管道2566千米,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此外,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大幅降低,原油集输单耗下降21%,注水单耗下降9%,实现了节能降耗。
大港油田经过一系列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发指标上,油田整体的自然递减由19%下降至15.8%,含水上升率由0.5下降至-0.3,采收率整体提高了3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了1800万吨可采储量;效益指标上,油田开发完全成本下降了16.1%,实现了低油价下盈利,生产综合能耗由93.8千克标煤/吨下降到88.2千克标煤/吨;劳动效率上,一线劳动用工总量下降了5%,公司总体用工结构更加优化。油田将继续深化理论研究,扎实推进,规模推广,让开发五场建设为老油田持续稳产和上产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