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乡村教育筑梦一生追求
2019-01-04赵春山
文/赵春山
33年的风雨跋涉,她把辛勤的汗水撒在了这片郁郁葱葱的乡村沃土,把梦想释放在这片桃李芬芳的校园。站在教育这块精神高地上,她守望着那个远大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想,不改的是对教育的初心,不忘的是时代的使命。在基础教育征程中,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人至深的乐章,她就是哈尔滨市通河县祥顺镇中心小学校长范金英——
不忘初心引擎乡村教育
1985年4月,范金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乡村民办教师。从那时起,她与家乡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决心做一名有作为的乡村教师,让家乡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追求人生更美好的理想。
无论酷暑严冬,无论风霜雨雪,她每天都坚持往返三十多里路上下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同志而对领导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因路途的艰辛而耽误孩子们一节课,因此她获得过全镇教育系统唯一一名精勤奖。正是这种忘我的工作,使她因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咽喉病,导致后期做了两次咽喉手术,使声带严重受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2000年3月,她被选调到祥顺镇教育办工作,主抓全镇小学英语教研和新课程培训工作。她身先士卒,带领全校英语教师率先在全县开展英语EEC课改实践。2002年7月她代表哈尔滨市在通河县为七区十二县做小学EEC英语教学现场汇报展示。同年10月,祥顺镇中心校被列为省级EEC英语教学试点学校在全市进行推广,她所带的董志华、丁雪菊、马晓君等参与课改的教师现均已成为县、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她本人成为了哈市农村小学EEC英语教学改革试验的引领者。
怀揣着对乡村教育挚爱的坚定信念,她在泥泞的小路上往返于各村校之间。70多岁的老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需要做眼球摘除手术,为了工作,她无法陪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孩子高考前,她亦没有时间陪伴。
2005年1月,她开始担任祥顺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刚接任校长职务时,她面对的是两个乡镇整合后178人庞大的教师队伍和12所发展参差不齐的村级小学,是12所学校中两所危房的窘迫现状,是中心校领导班子人心涣散,工作热情不高,没有向心力和战斗力,是村民不支持,家长不理解,生源大量外流等等诸多问题。压力是最好的动力,她迎难而上,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诚和执着的追求,决心带领祥顺镇基础教育走出困境。
在晨光与夜色的陪伴中,她走遍了镇内12所村级小学,大刀阔斧地进行办学规模的改革,把全镇教师重新组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极大地提高了全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05年末,小学毕业年级水平测试,数、语、外三科的平均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取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
2007年寄宿制学校成立后,12所村级小学实施“一体化”管理,全镇150名专任教师和1380名小学生都集中到寄宿制学校来,对她来说,许多工作都是盲点,每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她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探索中寻找发展之路。工作中,她带领班子团队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通过听课、指导、进名校、访名师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不懈努力,从2005年至今,学校在小学升初中的水平测试中以连续多年保持全县农村小学领先地位,获得了社会、家长们的啧啧称赞,夯实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010年,北教学楼墙围剥落,南教学楼地热管道受阻,需要重新改造,十几万元的维修资金到哪里去筹措呢?她嘴角鼓出了几个火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她一次次地到县教育局和财政局等职能部门请示、协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对工作的这份执着感动了领导,问题得到了解决。
建校以来,两栋教学楼和一栋食宿楼的外墙保温问题一直困扰着她。看到老师们在比较寒冷的教室里兢兢业业地授课,看到课堂上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她既感动又心酸。2011年10月,通河县政府召开全县人大代表会议,她向领导提出了粘贴三栋楼保温墙问题,在座的县、镇两级领导听取了她的建议后,觉得她是一个心系教育、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当时就决定把这项工程纳入县教育重点工程,立即着手办理。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提升,2012年她又带领班子团队开始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确定了以“六步导学”作为新的教学方法,开展了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对教师进行多项技能培训,构建微团队,开展推门听课、“青蓝工程”等系列活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形成了浓郁的校本研修氛围,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16年,祥顺镇中心学校被评为哈尔滨市首批校本研修示范校,带领两所乡镇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献力助力。同时,她本人也积极深入教学第一线,上示范引领课,帮助教师积极转变观念。2015年由她所主讲的英语公开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与时俱进,全面推进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写字教学结构模式初探》等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养成教育》《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等论文获得了省市级奖励,其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育坏境》发表在国家级《华声》期刊上,《浅谈寄宿制学校管理策略》发表在《黑龙江教育》上,《低年级写字教学初探》发表在哈尔滨市《当代教研论丛》上,她的个人事迹发表在《光明日报》的《考试》中。
牢记始终筑梦一生追求
为了解决贫困生、学困生和留守儿童面临的实际困难,她带领班子团队制定了翔实可行的爱心助学措施。学校从2012年开始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并逐年深化,以“爱心接力”为主题,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学校出资对留守儿童进行资助,发放资助金;二是开展领导一帮一、教师一帮一、学生一帮一活动;三是建立特殊群体台账;四是给予弱势群体正确的心理辅导。通过这项措施给予了学困生、贫困生和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关注、精神上的抚慰和物质、经济上的帮助。在这些活动中,她总是身先士卒,几年来先后资助贫困生资金近万元。在她的引领下,学校爱心助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使许多孩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爱,促进了孩子的情感发展。
在素质教育大气候下,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生活、体验和成长,她带领班子团队创新性开展学校文体活动,拓展每一寸空间,给孩子们搭建平台,挖掘每一份资源,给孩子们充分锻炼的机会:夏季趣味运动会花样翻新,校园艺术节精彩纷呈,经典诵读馨香校园,少年宫活动活力四射。2018年春季,在她的亲力亲为下,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劳动的快乐,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开辟了农园基地和科学实验基地,孩子们在基地里认识了各种植物,劳动品质得到了培养。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们的意志得到了锻炼,技能得到了提升,心灵充满了阳光。
为了解除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隔阂,在范金英的引领下,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春秋两季家长会。为了使家长会开得更有实效,范金英费尽心血,不断创新家长会内容。2014年9月中旬,范金英积极运作,请来了国家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省高校心理咨询师于文宏教授给全体家长进行智慧型父母五项修炼培训,班主任、家长全员参与,县教育局领导亲临现场,这在全县教育开了先河。2018年,她与学校领导共同组织了《如何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家长培训会,邀请河南道中书院来校做现场培训指导。通过培训,让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走进学校,从而更好地让家长读懂老师,亲近老师,拥护老师,悦纳老师,消除了家长与学校、老师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随着学校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应随之改变。如何让教育回归本真?用什么模式引领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一个假期她都在研磨这个问题。2016年春节刚过,她又提前一周上班,引领班子成员一起谋划学校发展方向。她站在更高的角度,采取更前沿的举措,带领班子成员一行8人来到了哈尔滨市教研院,亲自邀请教研院规划室主任王斌兴教授到学校进行绿色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全校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了绿色教育的丰富内涵,生态课堂走进教室,绿色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全县打造特色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6年秋,全县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大会,布置了具体任务。她放弃了外出学习进修的大好机会,决定留在学校与同事们一起奋战6个月。她深入各个教研组、各个微团队,精细化研究,与同事们加班加点,以致她的眼疾又复发了,钻心地疼,她吃点儿药,打几针,咬紧牙关继续坚持着。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县教育局在这里召开了迎接均衡发展检查现场大会,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验收。
每一次繁花似锦的背后,都历经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2017年春季,她就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双膝时常作痛。那时,正是迎接国检的关键时期,她贴点膏药,吃点儿药,一直坚持到寒假。2018年开学初工作千头万绪,她又把自己的疾病置之脑后,常常工作到校园里只有她和门卫老师了,才拖着疲倦的身子步履蹒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春季,道路结冰,她艰难地走在路上,一不小心跌倒了,半月板严重受损,她只住了三天院,又一瘸一拐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为了工作,我有愧于自己的儿子和丈夫;为了事业,我忽略了亲朋的内心感受。孩子在读书和备考期间,我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常常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丈夫患上肝病好几年了,我却一拖再拖。现在,孩子考上大学了,正好可以携带丈夫一起检查治疗。可是,此时学校正准备迎接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我不能就这样丢下学校走了。谁叫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呢?我只能泪眼晶莹地目送丈夫和孩子上了火车……”这是范金英日记中的一段话。
在她的引领下,从建校之初到现在的14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省中小学师德先进集体、市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校本研修示范校等省、市、县60余项殊荣。她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十五”新课程师资培训先进个人、“十五”课题实验先进个人、省级优秀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市级巾帼建功标兵、“四有”好校长标兵等70余项荣誉。
多年来,她以超前的工作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勤耕不辍的工作态度,勾画着祥顺镇中心校发展的宏伟蓝图,致力打造乡村教育闪光名片,用铮铮言行诠释着新时期好校长形象,践行着对乡村教育事业执着的承诺,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仁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我感到很惭愧,工作都是大家做的,我不过是一只领头羊,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诸多殊荣,使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当红颜谢尽风华,青丝染尽秋霜,她仍然没有停下跋涉的脚步,不变的心情是永远年轻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