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1-04梁向前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
关键词:心外膜管腔冠脉

梁向前

(山西省汾阳医院 山西 汾阳 032200)

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在正常情况下是行走在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的,但在冠状动脉的发育过程中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个节段如果被浅层心肌覆盖,它就会走行在心肌内了,这种发育异常的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被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MB),而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段称壁冠状动脉[1]。虽然冠状动脉桥血管是一种良性先天性的发育异常,但是据有关临床研究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存在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也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之一,因此,明确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诊断有助于预防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的发生[2]。为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来我院诊治的60例冠状动脉桥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诊治的60例冠状动脉桥血管患者均能够主动配合检查,且排除了患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心肝肺肾功能障碍者、非离子含碘对比剂过敏者、孕产妇及哺乳期妇女。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8~65岁,平均51岁;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心悸,19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有心肌缺血改变。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东芝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扫描。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着重说明呼吸运动及心率波动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等,尽可能缓解患者的过度紧张情绪,对患者进行吸气、呼气及屏气训练,测量患者的心率,对于心率较快者给予口服倍他乐克,将心率控制在70次/分钟以下再进行检查;让患者舌下含硝酸甘油后取仰卧位,足先进,双臂上举过头,放置好电极,检查心电图信号是否正常,将患者的右肘静脉与高压注射器连接;进行冠状动脉扫描,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心脏及大血管根部(气管隆突至膈肌下缘),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350mg/ml),剂量45ml~75ml,注射速度4.0ml~6.5ml/s,注射时间11~13s,应用心电门控自动对比剂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启动扫描,将降主动脉作为感兴趣区,阈值为80Hu,扫描结束后,进行后重建处理,将所得数据传输至4.6影像工作站,进行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仿真内镜等后处理获得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观察。

2.结果

60例心肌桥位于左前降支者43例(占71.7%),回旋支者16例(占26.7%),右冠状动脉者1例(占1.7%);心肌桥长度10mm~40mm;心肌桥厚度0.7~2.0mm;完全型心肌桥19例,不完全型心肌桥41例;心肌桥近段发生狭窄者21例,远段发生狭窄者3例;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者37例,心肌桥后段发生粥样硬化者11例。

冠状动脉心肌桥CTA诊断标准:心肌桥-横断位显示冠状动脉节段性的被心肌包绕,该段血管的近端、远端均走行在心外膜脂肪组织中;完全型心肌桥-包绕冠脉表面的心肌厚度≥1.0mm;不完全型心肌桥-包绕冠脉表面的心肌厚度<1.0mm;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管壁节段性增厚[3]。

3.讨论

目前,临床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诊断是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4],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表现为收缩期血管腔被挤压,舒张期恢复正常,呈所谓的“挤牛奶征”,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检查费用高,不能被多数患者所接受,因此,无法作为筛查手段应用于临床[5]。

近年来,多层螺旋CT技术不断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诊断中发挥了诸多优势,主要有:(1)扫描速度快,能够在患者的一次屏气中完成扫描,有效避免了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影;(2)扫描范围广,在观察冠状动脉的同时,还能观察心肌及周围组织有无异常;(3)具有心电门控功能,能有效地避免心脏跳动造成的伪影;(4)具有自动对比剂智能跟踪触发技术,有效避免了人为启动扫描所造成的图像差异,保证所获得的图像具有最佳的清晰度和对比度;(5)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用于冠状动脉桥血管诊断的主要有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血管腔内重组(LR),可多角度、多方位、立体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走行及结构特点[6];(6)利用血管短轴位可清晰地观察到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关系;(7)能够清楚地显示出冠状动脉与心肌的解剖关系;(8)可准确地测量出心肌桥的长度、宽度及厚度;(9)能够准确地量出壁冠状动脉的走行、长度、管腔的形态、管腔在收缩期有无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范围;(10)能够观察桥前、桥后段血管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改变;(11)能够明确冠状动脉有无斑块以及斑块的性质、大小[冠脉粥样斑块根据CT值可分为钙化斑块(CT值>400HU)和非钙化斑块(CT值<400HU,其中CT值<60HU的为软斑,CT值60HU~400HU的为硬斑)];(12)能够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范围[冠脉的狭窄程度=(狭窄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管腔直径)÷狭窄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100%;Ⅰ级-管腔面积缩小1%~25%,Ⅱ级-管腔面积缩小26%~50%,Ⅲ级-管腔面积缩小51%~75%,Ⅳ级-管腔面积缩小76%~100%]。

综上所述,64排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诊断中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肌桥、冠状动脉、心肌的特点及解剖关系,还具有安全、无创性的优势,可作为临床筛查冠状动脉桥血管的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心外膜管腔冠脉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外膜在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心外膜脂肪厚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