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能力为指导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9-01-04陈兆芳徐春红武有聪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病理学血栓病理

陈兆芳 徐春红 武有聪(通讯作者)

(1大理护理职业学院病理病原生物教研室 云南 大理 671000)

(2大理大学病原生物学综合实验室 云南 大理 671000)

病理学是临床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在护士资格考试内容中占据较大比例,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养成和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然而当前护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专业特色、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进而造成教学理论脱离于临床实际,这种情况下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难以获得提升。所以实际中应强化对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在职业能力指导下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方法等,为临床培养更多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

1.重组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

病理学研究范围较广,是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医学领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具体教学中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临床专家、专职教师进行广泛交流,优化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大纲,围绕“实用”、“少而精”原则“调整计划”、“减轻负担”,将过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删除。保证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完善教学内容,以培养满足临床要求的专业人才。

1.1 强化病理解剖总论,淡化病理解剖各论

疾病形态学基础是变性、坏死、血栓、炎症、栓塞、血栓,在护理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病理解剖教学应从培养目标出发,以资格考试为引导,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疾病发生过程等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对于呼吸、心血管、生殖系统等各系统常见疾病病理解剖则可不讲或少讲,后期可通过儿童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课程进行学习。

1.2 强化基本病理过程的学习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病理生理学和护理专业关系密切,但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内容所占比例不高。所以教学改革中应提升适用性知识占比,增加缺氧、发热、水和电解质紊乱、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基本病理过程知识,以强化学生了解和掌握生命体征变化,为进行深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为保证学生了解相应生理及心理疾病,还应增加凋亡和疾病、应激和疾病等章节[1]。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处理问题能力

2.1 完善病理学教学模式

病理学以疾病为研究对象,讲授医学常用术语和临床常见病理过程,和临床课程存在密切关系。该阶段学生还没有对临床课程进行系统学习,所以学习中难以避免感到疑惑。实际中应在充分了解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学生想学又怕学的心理,课程教学中突出难点和重点,灵活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并注意前后知识连贯性。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讲解时,应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和总结归纳,恰当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另外教学中应凸显护理专业特点、病理变化和产生症状、生命体征和病变的关系,合理地融入相关疾病护理知识。

2.2 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结合

具体教学中应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的结合,例如在完成血栓形成条件的讲解后,应组织学生对怎样预防形成血栓进行探讨,通过讨论使掌握临床中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预防血管内皮损伤引发血栓;患者术后为促进其血液循环,应引导其尽早下床活动,预防和减少血栓。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进行讲解时,可提出以下问题:有哪些护理应对措施;护理发热大汗后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水肿病人饮食注意事项等。使护理专业课程和病理知识相互渗透,学生能够感受到病理学内容和临床的紧密联系,形成深刻记忆。

2.3 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学生进行病理学学习,应当突破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记忆,需掌握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在完成章节学习后,组织学生讨论开放性病例,引导其对病例进行多角度分析,具体包括病例病理、发生机制、功能代谢变化。例如,要求学生对某个病例的病理学诊断和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然后说明自身分析的依据,其他学生就该分析进行讨论,最后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相应内容,将相应理论有效应用于临床实际,进而在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获得提升[2]。教师可依据应用情况适当提升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30%~40%,以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

病理学作为形态科学,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传统语言描述、绘图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病变动态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学生难以有效掌握局部和整体、形态和功能、病历和临床之间的关系。近年大理卫校已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制作的PPT、教学视频授课,更直观的展现出难以理解的形态变化,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相应内容[3]。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大理卫校病理学教学成效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更好。

4.通过综合性实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过去学生只是执行教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服从的状态,难以实现积极有效的参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也难以获得提升。实际中应通过综合性实验对学生解决问题进行有效培养,突出护理专业特点,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例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实验,方案可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并由教师进行完善,通过具体实验强化学生对病变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掌握观察大体积切面的方法。具体教学中可侧重生理、药理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疾病形成认识[4]。

5.结语

当前我国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存在,病理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基础能力和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中应强化对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的研究,在职业能力指导下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提升病理学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病理学血栓病理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