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肠道菌群分析

2019-01-04郭珍红

医药前沿 2019年23期
关键词:代偿双歧菌群

郭珍红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 长治 046000)

肝硬化是因为肝脏纤维化受损导致的肝脏病变情况,肝细胞组织纤维进程受到发病机制等各项因素的影响,代偿期肝硬化属于早期肝硬化阶段,患者的肝脏各项指标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而由此患者也不会对疾病有所重视,这段时期患者的肝脏功能相较于健康群体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也不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1]。待患者出现肝性脑病、静脉曲张等症状时,便进入了失代偿期肝硬化阶段,病情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肝病。临床医学中针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普遍采用非手术治疗,会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针对肝功能评分不高的患者并不建议进行肝移植手术[2]。此项研究通过对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群体肠道菌群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肠道菌群,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群体,共计30例,20例肝硬化患者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例,健康对照组10例。肝硬化患者依照相应的影像学、临床表现等肝病检查指标进行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取样存在腹水;(2)静脉曲张;(3)肝性脑病;(4)存在上消化道出血。

1.2 方法

首先对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采集三组粪便标本后分为0.2g并做好保存。使用珠打断法对DNA进行提取工作。经过浓度较高的SDS联合盐溶液,使用珠子对细菌予以敲打操作,对其进行破壁处理。将粪便放置螺帽管中进行冷冻,以不同温度的水浴锅进行离心。将杂质予以沉淀。

1.3 观察指标

根据humann的算法,对比功能基本以及KEGG pathway数据,确保每条代谢路径均有两个以上KO基因;采用SOAP align version2.21,测序序列以及NCBI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相应数据库对比,对菌群丰富进行建立[3]。

1.4 统计学方法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属于较为优势的菌群,分别在代偿期肝硬化组所占菌群90.4%,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所占菌群86.7%,健康对照所占菌群的94.2%;普通拟杆菌、普氏菌以及粪便拟杆菌所占菌群丰富,代偿肝硬化组为26.4%,失代偿肝硬化组为27.8%,健康对照28.7%。

肝硬化组(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随着疾病的加重菌群丰度也在增多,菌群丰度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健康对照组。

3.讨论

肠道正常菌群有原籍菌、共生菌以及过路菌。原籍菌属于专性厌氧菌,典型的有双歧杆菌以及类杆菌,有免疫能力,对生物有拮抗能力;共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典型的有肠杆菌和肠球菌,和原籍菌共生,一定条件下会具有侵蚀作用;过路菌典型的有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肝硬化患者其免疫功能会有明显的降低,并且肠蠕动也会有所缓慢,受到低蛋白血症等因素的影响,肠系膜会有明显缺血的情况,肠动力由此变慢,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4]。研究表明,不同发病机制导致的肝硬化具有相近的肠道菌群,而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是因为肝硬化所致。比如典型的酒精型肝硬化相较于乙肝肝硬化,其普雷沃菌科含量较为丰富。基于门以及科的基础上对肝硬化患者粪便菌群进行检查过程中,肝硬化患者相较于健康群体,基于门的基础上观察,拟杆菌门会有明显的降低,梭杆菌门以及变形菌门会有明显的升高。基于科的角度进行分析,肝硬化患者韦荣球菌科、肠杆菌科明显较多,毛螺旋菌科会有明显的降低。有学者认为,宏基因组学对该类改变进行了确认,并且还指出肝硬化患者的超过一半的肠道菌群是从口腔来的。

乙状结肠和肛管内的细菌较多,调查指出大概占粪便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健康群体的肠道内拟杆菌以及双歧杆菌大约是总菌体的一半,肠球菌的比例相对较少。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肠蠕动等有积极影响,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衡情况,其中厌氧双歧杆菌会有明显的降低,肠球菌、梭菌等会有增加。调查表明,机体菌群的失衡的相关程度和肝硬化的发病原因并没有直接联系。

机体真菌菌群较为丰富,有担子菌门、壶菌门等。一般情况下,肠道菌群间共生、协同并且存在拮抗作用。调查指出,正常肠道细菌菌体能够抑制真菌的繁殖。而由此分析,肝硬化患者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实则是细菌菌群的失衡。真菌菌群的失衡是基于肠道真菌感染。也有学者认为,通过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道真菌的评估,患者均有使用抗生素史。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肠道真菌出现感染相较于原疾病是存在一定相似性的,会出现误诊的情况。部分医生由于并不了解真菌性肠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后,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经过对肝硬化患者无菌腹水的评估,经过真菌DNA测评,白假丝酵母菌是较为多见的真菌菌体,腹水、血清等检查中,核苷酸片段相近程度较高。慢性肝衰竭患者其肠道菌群的平衡会被打破,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的含量会有明显的降低,肠杆菌科细菌等明显升高。经过乙肝肝硬化、慢性乙肝肝炎等患者的检查,酵母菌属于较为优势的均属。研究表明,伴随着患者疾病的加重,相应的真菌丰度会有明显的升高,由此分析,真菌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和乙肝病情加重有联系。肝硬化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状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而肝硬化患者也会引发肝性脑病,肠道菌群失去平衡、细菌感染等均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存在感染的患者一定程度上会有认知功能上的障碍,出现败血症的患者其认知功能障碍会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随着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加重,其相应的菌群丰度会有明显的增多,从基因丰富进行分析,基因呈现的多样性和病情的情况存在一定联系。

猜你喜欢

代偿双歧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Sumf2与Sumf1可能存在代偿性的相互作用以维持硫酸酯酶的活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