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虫棉豫农棉3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9-01-04朱伟张婧马宗斌刘英华楚宗艳刘拓李伶俐刘伟

中国棉花 2019年8期
关键词:结铃皮棉棉铃虫

朱伟,张婧,马宗斌,刘英华,楚宗艳,刘拓,李伶俐,刘伟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02;2.郑州英华种业有限公司,郑州450002;3.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开封475004)

1 选育过程

豫农棉31 是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早熟的常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03年以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系(GK12选系×郑319)为母本,以本单位从转基因抗虫棉品种GK12[1]中自选优系Ym9822 为父本进行杂交,对后代材料连续多年定向选择育成豫农棉31。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生产试验。2016年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6)第086 号],准许在黄河流域进行生产应用。2018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棉20180006。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豫农棉31 为单价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生育期113 d 左右。出苗好,全生育期长势好,整齐度高;植株塔形,株型松散,茎秆茸毛较少,透光性好;叶片掌状,中等偏小,叶色草绿;结铃性较强,结铃集中,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早熟性突出。株高105.0 cm 左右,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果枝数13.8,单株结铃21.6 个,铃重6.5 g,籽指10.8 g,衣分41.1%,霜前花率95.5%。

2.2 产量表现

2014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8 点结果汇总平均,豫农棉31 的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3 884.3 kg·hm-2、1 605.0 kg·hm-2和1 562.7 kg·hm-2,分别比对照鲁棉研 28[2]增产6.2%、4.4%和5.1%,分别居春棉14 个参试品种第6、9 和 9 位;2015年区试,8 点结果汇总平均,豫农棉31 的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438.5 kg·hm-2、1 821.0 kg·hm-2和 1 701.0 kg·hm-2,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 增产10.3%、9.1%和12.5%,分别居春棉13 个参试品种第6、8 和5 位,皮棉增产达显著水平。

2016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生产试验,8 点汇总后平均,豫农棉31 的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4 208.3 kg·hm-2、1 697.0 kg·hm-2和 1 623.45 kg·hm-2,分别比对照鲁棉研 28 增产8.8%、7.7%和9.0%,分别居春棉8 个参试品种第3、3 和 4 位,丰产性突出。

2.3 纤维品质

2014—2015年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取样,经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HVICC 标准):2014年,豫农棉 31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 28.7 mm,断裂比强度 30.5 cN·tex-1,马克隆值5.4,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 76.2%,黄度7.7,长度整齐度指数85.6%,纺纱均匀性指数138.7;2015年,豫农棉31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3 mm,断裂比强度 31.5 cN·tex-1,马克隆值 5.5,断裂伸长率8.2%,反射率76.2%,黄度7.9,长度整齐度指数85.5%,纺纱均匀性指数139.3。豫农棉31 纤维品质优良、协调一致。

2.4 抗病、抗虫性

2014—2015年,区试主持单位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对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2014年,豫农棉31 枯萎病病情指数7.0,黄萎病病情指数21.7,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5年,豫农棉31 枯萎病病情指数1.9,黄萎病病情指数29.5,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2016年区试主持单位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性鉴定: 豫农棉31 抗虫株率100%,抗棉铃虫。2016年经原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与中棉所45 相比[3],豫农棉31 对四代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增加73.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二、三代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增加了83.7%和42.6%。综合评定豫农棉31 的抗性级别为抗(安全等级为Ⅰ级)。

3 适宜种植区域

豫农棉31 适于河南省棉区春季直播和麦棉套作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

育苗移栽于4月上旬营养钵育苗,5月上旬移栽;地膜覆盖种植于4月15—25日播种[4-5]。

4.2 合理密植

育苗移栽密度为 4.1 万~5.0 万株·hm-2,不宜低于3.8 万株·hm-2;地膜覆盖种植密度为3.8 万~4.5 万株·hm-2。

4.3 肥水管理

地膜覆盖种植要施足底肥; 育苗移栽要施足“安家肥”,合理配施有机肥和无机肥,保证全生育期养分供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棉花长势,重施花铃肥,施尿素 150~225 kg·hm-2;盖顶肥于 8月初补施尿素 45~60 kg·hm-2;为预防棉花早衰,在生长中后期喷施叶面肥。棉田水分管理应及时,特别是花铃期遇旱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排水[4]。

4.4 适时化控

豫农棉31 长势稳、结铃性强,应适当减少缩节胺用量。根据棉花长势,初花期喷缩节胺20~40 g·hm-2;若盛花期棉花长势偏旺,再喷施缩节胺30~50 g·hm-2[4]。

4.5 病虫害防治

苗病较重的棉田,建议种子包衣处理,并及时防治苗病。苗期要重视地老虎、棉蚜和棉蓟马等虫害,及早彻底防治;蕾铃期,一般年份不须防治二代棉铃虫,对爆发的三、四代棉铃虫,须连续防治2次[4]。

猜你喜欢

结铃皮棉棉铃虫
浅析影响皮棉清理机清理效果的因素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清理加工工序对新疆机采棉品质的影响
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株型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
一种新型皮棉加湿工艺的应用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