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统筹四种关系
2019-01-04何军民
_何军民
近年来,贯彻落实中央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要求,全国各地以法治和德治为手段,立足基层自治,坚持“三治”融合,有效预防和减少基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基层治理模式。比如:广东南海的“政经分离”模式,江苏枫桥的“政经分开”模式,浙江嘉兴“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模式,河南社旗县“支部加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党员加农户、产业加基地”等“三加模式”,云南以社区为服务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服务手段的“三社联动”模式,贵州黔东南州“寨管委”基层管理模式,宁夏石嘴山“基层党建+民安、民康、民便、民乐”模式,甘肃“网格化+十户联防”“民情流水线”“网上村庄”模式等,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地方基层群众自治流于形式,居民、村民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地方在基层治理中权力运行不公开、不透明,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受到侵害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基层管理者认识上还存在偏差,认为只有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的地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党委政府的具体政策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执行,基层治理中的民主发展和法治建设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等等。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基础。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放眼于现代化进程,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关系。
一、激活基层治理行动主体,统筹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强调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政府、社会和居民多元共治的基本要求。
一要强化基层政府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党委和政府的服务能力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政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二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把握基层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等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特点,发挥社会在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第三只手”作用,加强指导和管理,确保各类社会组织能够较好地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其成为现代治理的建设性主体和力量。三要注重引导居民的公共参与,通过建立各类专委会、网格管事会、楼院管家组,健全居民自治组织网络,使居民自治由“无序化”向“有序化”转变、由“零散化”向“组织化”转变,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居民正确认识自己是社区的主人,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培养居民的自治意识和公共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传统居民实现向现代公民的转变,引导他们更加关注公共事务,增强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推动其有序参与基层治理。
二、夯实基层治理发展基础,统筹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弱化城镇化,而是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质上是更加突出了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不能忽视城镇化战略,而且必须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优化城镇化战略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好发挥城镇化在促进中国发展中的“牛鼻子”作用。
一方面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优化配置,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快速向农村延伸覆盖,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质,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建设方便舒适的现代农村。另一方面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内在机制,实现城乡互动互促互惠发展、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在城镇建设中也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林湖草系统,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突出基层治理价值引领,统筹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的关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旨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极大地影响着人的现代化发展。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是对人的现代化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制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解决贫困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攻坚战,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精准扶贫是个系统工程,既要用绣花的功夫实施精准扶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又要以精神扶贫来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激发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拔穷根、治未病、涵养人的精气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人格品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
四、强化基层治理制度保障,统筹民主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关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在基层。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统筹好民主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
一是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切实执行,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推进基层治理,特别要注重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特殊,提高制度执行力,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橡皮筋”。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畅通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协商形式,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实现当家作主。
二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并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国家法律贯彻执行得如何,民主法治建设进展得怎样,基层是“晴雨表”。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要途径。要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和宪法法律权威,创新法制教育工作,夯实法治建设的基础,以法律的有效实施和群众合法诉求的有效解决为基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基层群众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依法治理的良好秩序。
三要坚持以法治思维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和科学化。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风险研判,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做好新时代的信访工作,就是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和矛盾纠纷,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让法治成为“源头活水”。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顶层设计、体系构建、技术支撑、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整体性联动,充分发挥社会合力的强大推动作用,有效破解城乡基层治理能力不平衡不充分、治理机制不完善不协调等问题,构建形成多方谋划、广泛参与、共同享有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