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精神价值

2019-01-04吴小雪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仰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_吴小雪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开创性重大命题的提出,开辟了从精神层面认识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崭新视角,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评价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改革开放是一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伟大社会革命,更是一次砥砺信仰、坚定信念、提振信心的精神觉醒。

改革开放筑牢了全党全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

信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会失去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也难以产生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认同感,进而丧失前进的动力。旧中国小农生产者被禁锢在土地和封建伦理秩序内,以谋求温饱为主要生活目标,缺少高层次的具有全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信仰。在谋求民族独立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尝试过各种主义,都未能成功。其根本原因之一还在于未能形成一种民族共识性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认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马克思主义以其对劳苦大众生存处境和命运发展的深切关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走向的深刻洞察,对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无情批判,以及对革命道路和光明前景的清晰规划,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在中华大地撒下了信仰的火种。曾经一盘散沙的个体在信仰之光的感召下聚合起来,形成了无比强大的物质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共产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追求的崇高理想。

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时空条件和时代任务中坚定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特别是巩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回答的永恒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受时代条件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们党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急切的心情,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走了一条“一大二公”、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遭遇了严重的挫折。挫折引发反思,也引起质疑。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但是能否指导中国社会建设取得成功,成为徘徊在人们头脑中的疑问。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开端,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回归中,我们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40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相协调,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功得益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运用,改革开放铸就的辉煌业绩也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证明了其穿越时空、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改革开放使我们党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重新确立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

改革开放强化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对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选择,构成了不同国家人民最基本的政治信念。中国人民在寻求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历史尚短,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建设规律的认识还不充分,加之国内外复杂局势的影响,我们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搞清楚,出现了在困境中徘徊的局面。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中西方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否是正确的道路,其优越性究竟在哪里?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中,邓小平发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呐喊,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革命胆略领导了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二次革命。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挫折,产生过分歧,发生过风波,但是我们党最终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挑战,而且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最具根本意义的是,改革开放打破了姓“资”还是姓“社”的意识形态争论,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激发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活力,开辟了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关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之上,在中国搞社会主义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思想认知局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结合新的伟大飞跃,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破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与法治的有机结合,开辟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治理新路,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打破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罔顾国情、全盘西化带来文化断裂和精神断层的困境,实现了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改革开放的发展逻辑自始至终贯穿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线,让一切和平演变的阴谋落败,让妄图不战而胜的设想落空,让历史终结的预言改写。40年改革开放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和强大制度优势,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改革开放提升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信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最宏伟的目标。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彻底惊醒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迷梦,也揭开了近代中国苦难历程的序章。自此,东亚病夫的屈辱、亡国灭种的危机、弱国无外交的窘迫成为压在中国人民精神上的重重黑云。为了洗雪耻辱、重新挺起精神脊梁、重建民族信心,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无数革命先烈抛洒热血。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嘹亮呐喊,方志敏笔下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的可爱中国,周恩来心中相会于中华腾飞时的美好期盼,都是那一代国人最真实的理想写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但是如何让贫穷落后的中国赶上时代步伐,如何让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依然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在经济建设方面,年均9.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经过40年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并以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超过30%的贡献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同时通过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战略举措,中国经济发展正在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在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在政治建设方面,与西方一些国家的政治乱象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愈发彰显出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民主与集中相统一、发展与稳定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等制度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和认可。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掌握文化改革发展主导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事业普惠民生,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社会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书写了民生改善的精彩答卷,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累积脱贫7.4亿人,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美丽中国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在外交方面,我们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推动建设开放性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此外,我们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实现革命性重塑,稳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和主动权。

改革开放40年,我们依靠自力更生,以和平发展的方式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现有发展模式无法解释的人间奇迹。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精神力量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也必将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继续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猜你喜欢

信仰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论信仰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