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第一波关税措施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2019-01-04管涛编辑章蔓菁
文/管涛 编辑/章蔓菁
相较于中国,第一批关税措施对美国贸易差额和美国对华出口的影响更大,而美国国内需求旺盛则是中美贸易失衡扩大的主要原因。
今年6月中旬以来,随着中美互相加征进口关税的措施不断加码,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6月15日,美国宣布第一批关税措施,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进口加征25%的关税;6月16日,中国宣布同等规模和力度的反制措施。7月6日,340亿美元进口加征关税措施相互生效;8月23日,剩下的160亿美元进口加征关税措施相互生效。期间,7月10日,美国宣布第二批关税措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进口加征10%的关税;8月3日,中国宣布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进口加征5%—25%的关税。针对贸易摩擦给中美双方各自带来的影响,国内外主流看法认为,由于中国对美出口远大于从美进口,享有巨额双边贸易顺差,因此,美国更容易成为贸易战的赢家。对此,笔者基于中美双方各自统计的今年前8个月的商品贸易数据,对第一批500亿美元关税措施对两国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批关税措施于9月24日正式生效,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畴。同时,本文也不深入探究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金融的其他影响。
美国贸易差额受第一批关税措施影响更大
从贸易差额的角度来看,中国所受影响较小,而美国所受影响较大。从中国的统计看,今年前8个月,中国的贸易顺差1697亿美元,同比下降26.4%;但对美贸易顺差1931亿美元,同比增加13.8%。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占中国贸易总顺差的99.7%,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了35.2个百分点。尤其是自6月份中美贸易摩擦正式爆发以来,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在6—8月均维持了两位数的同比正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3.9%、11.3%和18.7%;月度贸易顺差规模排在年内前三位,分别为289亿、281亿和311亿美元(见图1)。其中8月份的对美贸易顺差,更是创出对美贸易月度顺差规模的历史新高。
从美国的统计看,今年前8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5739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对华贸易逆差2611亿美元,同比增长9.0%,贡献了同期美国贸易逆差增幅的48.1%。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占美国贸易总逆差的45.5%,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2个百分点。自6月份贸易摩擦全面升级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在6—8月均维持了同比正增长,分别增长了2.8%、9.6%和10.2%;月度贸易逆差规模也排在年内前三位,分别为335亿、368亿和386亿美元(见图2)。其中8月份的对华贸易逆差,同样创出对华贸易月度逆差规模的历史新高。
美国国内需求旺盛是中美贸易失衡扩大的主因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统计,均显示出关税措施无助于改善中美贸易失衡。分析双边贸易失衡加剧的原因,一个可能性是,在关税战的阴影下,受到了中国企业“抢出口”、美国企业“抢进口”的影响;另一个可能性是,在美国税改刺激下,美国经济增长加速,美国国内需求强劲,加上美元强势,部分抵消了关税措施的影响。毕竟,所谓的“双赤字”问题(财政赤字助长贸易赤字),本就是美国一个长期的经济现象。
从中国的统计看,今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3.0%,对美出口增长12.3%,后者低于全国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6—8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1.0%,对美出口增长12.3%,后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见图3)。由此,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6—8月中国对美出口增长可能更多是“抢出口”造成的结论。但是,今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2.2%,对美出口增长12.3%,二者偏离并不太大(见图3);而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长11.3%,则远高于全国7.9%的出口平均增速(见图3)。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对美出口应该就是美国自华进口,而美国的统计数据并不支持美国企业有“抢进口”的行为。
图1 中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中美贸易差额及变动情况
图3 中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全国出口和对美出口增速(单位:%)
图2 美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美中贸易差额及变动情况
图4 美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全国进口及自华进口增速(单位:%)
从美国的统计看,今年前8个月,美国进口累计同比增长9.3%,对华进口增长8.0%,后者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见图4)。其中,前5个月,美国进口累计同比增长8.8%,对华进口增长9.4%,后者高于前者0.6个百分点;6—8月,美国进口累计同比增长10.2%,对华进口增长6.0%,后者低于前者4.2个百分点(见图4)。因此,如果说美国存在“抢进口”行为的话,似乎应该是发生在年初,而不是年中,时间点有些“错位”了。美国的统计还显示,年初美国自华进口增速并未异常地快于全国平均增速;而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9.3%,远高于全国6.9%的增速(见图4)。而且,在5月29日美国单方面撕毁“5.19”联合声明,威胁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之前,市场普遍认为中美贸易争端只是口水战,而不会付诸实施。
再者,如果中国企业为减少关税措施的损失而对美国“抢出口”,那么在生意场上长袖善舞的美国企业又岂会甘居人后,不对华“抢出口”呢?实际情况却是,6—8月,美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9.6%,对华出口增长0.5%,后者落后全国平均增速9.1个百分点,也低于前5个月对华累计出口增速7.3个百分点(见图5)。
通过以上两国统计数据的交叉比对,笔者更愿意相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扩大是需求端拉动,而非“抢出口”的供给端推动。而且,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受中美贸易摩擦、国际金融动荡、金融风险释放等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6—8月累计下跌了6.0%(见图6),客观上也有助于部分抵消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冲击。即便中国企业确在“抢出口”,对中国整个出口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美国对华出口受第一批关税措施影响更大
从美国的统计来看,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二级分类,今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66类出口商品中,有21类商品累计出口同比负增长。其中,8月份对华出口同比负增长的商品达到33类(见图7)。同时期,美国自华67类进口商品中,有13类商品累计进口同比负增长。其中,8月份自华进口同比负增长的达到18类(见图8)。由此可见,美国对华出口受到的影响面更大。当第一批关税完全落地后,8月份美国对华出口同比减少了14.2%,较同期美国出口平均增速低22.2个百分点(见图5);自华进口同比增长4.5%,较同期美国进口平均增速仅低6.6个百分点(见图4)。
图5 美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全国出口及对华出口增速(单位:%)
图6 美元指数(1973年3月=100)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单位:人民币元/美元)
图7 美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按SITC二级分类对中国出口的同比增速(单位:%)
图8 美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按SITC二级分类自中国进口的同比增速(单位:%)
从中国的统计来看,根据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的分类,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美出口的98类(章)商品中,有13类商品累计出口同比负增长,其中8月份对美出口同比负增长的达到18类(见图9);同时期,中国自美进口的98类商品中,有35类商品累计进口同比负增长,其中8月份自美进口同比负增长的达到22类(见图10)。中国的统计也印证了中国自美进口受到的影响面更大的判断。当第一批关税完全落地后,8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3.2%,较同期中国出口平均增速高3.4个百分点(见图3),远好于美国统计的8月份对华出口同比负增长(见图5);自美进口同比增长2.2%,较同期中国进口平均增速低了17.7个百分点(见图11)。
笔者认为,8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增长较快,与美国7月中旬宣布的第二批关税措施并无太大关联。因为,考虑到上述美国的统计数据不支持美国企业“抢进口”的判断,以及中国出口报关到美国进口报关之间存在时间差,而第二批关税措施9月份随时可能落地,“抢出口”不一定有利可图。
之所以第一批关税措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大于中国,一方面是因为第一批关税措施只占到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的10%左右,却占到美国对华出口的30%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产业空心化背景下,美国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据测算,第一批被加征关税的34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中,有59%的商品是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而这些外商投资企业有不少是在华的美资企业。
部分输华产品大滑坡对美国政府的政治压力不容小觑
从美国的统计看,在按SITC二级分类的66类商品中,今年以来美国有不少对华商品输出同比出现了崩塌式下滑。其中,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显然是重灾区。例如,美国肉及肉制品出口自5月起持续出现30%—40%的同比负增长;乳品及蛋类出口7、8月份持续负增长,每月跌幅达40%左右;谷物及其制品出口自5月起持续负增长,每月跌幅达85%—98%,对华出口基本已归零;油籽及含油果实出口自6月起同比负增长,8月份跌幅达94.5%。7月底,美国政府提议拨款120亿美元,对美国农户进行紧急救助。近日,美国农业部部长公开感叹,美国农产品贸易过度倚赖中国市场“可能是个错误”。
图9 中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按HS分类对美国出口的同比增速(单位:%)
图10 中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按HS分类自美国进口的同比增速(单位:%)
图11 中国统计的2018年前8个月全国进口和自美进口增速(单位:%)
随着首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逐步落地,以及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其对美国输华产品的影响面还在进一步扩大,冲击也在进一步加深。例如,8月份,美国煤、焦炭及煤砖出口同比下降82%;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出口下降83%;陆路车辆(包括气垫式)出口下降46%;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下降30%。据统计,今年8月份,美国按SITC二级分类的66类出口商品中,有33类商品对华出口累计同比下降1%—95%,其中跌幅超过20%的有22类商品(见图7);而中国按HS分类的98类出口商品中,有18类商品对美出口累计同比下降2%—80%,其中跌幅超过20%的仅有5类商品(见图9)。
美国部分输华产品的下滑,对美国政府产生了不容小觑的政治压力。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指责中国在贸易战中运用关税工具打击共和党票仓,干预美国中期选举,这既是在诋毁中国政府,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贸易摩擦给美国政客造成的焦虑。根据“沉默的大多数原则”,哪怕贸易战中利益受损的企业和行业只是极少数,他们的抱怨和诉求也会给政府造成很大的政治压力。9月12日,美国主动发出邀请,希望与中国重启贸易谈判。尽管美国政府对此一再表示,没有感到压力要与中国达成贸易协定,但是否真的没有压力,那就是苦乐自知了。
综上,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第一个回合中,中国在贸易领域可能略胜一筹。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这既与美国国内的投资、储蓄状况有关,也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国际分工格局有关,同时还与中国自身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实力有关。当然,在贸易领域中国本身也遭受了一些损失,而且在其他领域,中国可能还会处于劣势。比如中美贸易争端加剧了中国股市和汇市震荡,在金融领域应该是美方占了上风。
因此,第一个回合下来,可以说是双方各有胜负。对此,中国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能沾沾自喜。根据特朗普奉行的“交易的艺术”,美国政府正在遵循丛林法则,采取“疯人战略”,通过向贸易伙伴施压,使其向美国屈服。对此,中国需要基于扎实的数据来做出判断和决策,争取在应对错综复杂的中美贸易纷争中趋利避害,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