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019-01-03赵丽媛
赵丽媛
摘要: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涉及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之中,而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小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的初级阶段,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能够建立起基础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职责。而作文教学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方式,更加需要對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升级,结合以微课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内容,在丰富教学元素的同时,切实地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微课资源
一、为何要将微课资源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
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体系之中,作文因涉及了庞大的词汇量和多样化的语法结构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但目前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即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达到符合考试要求的写作格式。受这种刻板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个体性的关注,将应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长此以往,枯燥的练习不仅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不利于学生进行真实的自我表达,无法发挥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基于以上客观情况,将微课资源应用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以实现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的微课资源一方面形成了对文字、视频以及语音等多种元素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通过精简化的处理方式,常规时间被压缩了在十分钟之内。这样利用生动有趣的表现方式,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在保证教学信息精准有效的同时,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使其能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同课件中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反复回看。如此一来,既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又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如何将微课资源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相结合
1.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
当前,老旧、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每天一成不变的写作范式与枯燥乏味的重复写作,不仅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让其滋生出逆反心理,从而使得日常教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将以微课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日常教学中,使课堂中的教学元素更为丰富多彩,从而改变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作文学习。
与此同时,为了符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大致方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发与应用微课资源必须以现行教材为依托,实现与日常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如此才能够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稳步前进。为了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做出了详细的审定与修改,增添了大量的优质文章。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微课内容的编辑时有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对微课教学的适应难度,使其能够快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能够根据当前的教学进度,以微课的形式对教材中的特定篇章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进行场景描写的教学时,可以从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角度分别从教材中选取一篇范文,再运用对比的方式在微课中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两种写作方式的不同,以及思考自己该选择哪一种方式进行写作。再比如,在教授学生根据文体不同进行分类写作时,可在教材中分别挑选出记叙文、议论文以及说明文的代表篇章,并提炼其要点制作成微课形式,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直到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各种文体之间的不同之处为止。
2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逐渐开始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初步建立起自我的认识体系。与此同时,小学生仍保留着活泼好动的纯真天性,想让其一直保持高度专注的学习状态是较为困难的。在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之下,小学生难免出现紧张、惶恐的负面情绪,而轻松活泼的课外活动往往受到学生的热烈拥护,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体现出每个学生的个体特质,也能为教师和学生创造出相对自由的交流环境,从而既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能够让教师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来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使用手机或其他录影设备,对一些美好瞬间进行跟拍记录,再通过精良的视频剪辑将其制作成短片,于课堂教学中进行播放,最后再要求大家将自己的真实体验和观看感受写出来。比如在学校运动会期间,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跟拍,详细记录学生在参加比赛时的拼搏姿态,也可以记录为别人呐喊助威的拉拉队员以及为参赛选手做好后勤工作的小小志愿者,并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细节一一展现出来。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仿佛又回到了紧张激烈的运动赛场,更大大增强了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参与感,从而能够将更多的真情实感融入写作之中。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时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实地的教学环境进行灵活变通。比如,教师在开发微课资源时,可以拍摄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如此不仅能够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拥有具象化的描写目标,从而避免了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
3.优化写作课程的教学安排
小学生需要同时进行多个科目的知识学习,加之在语文科目的教学中,增加词汇量与掌握语法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分摊到作文教学上的时间就变得较为紧张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在保持教学连贯性的同时,既要让学生明确当前课程中的写作目的,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与写作时间,避免其在慌乱紧张的情况下草草了事。比如,教师可在开课之前模拟整个教学流程,并合理安排各个板块的教学时间,可在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再播放微课资源,并将时长控制在5~10分钟之内。如此既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除此之外,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因自身知识储备量不足等原因而难以下笔,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扩大课外阅读范围,而利用微课将课外读物的内容进行压缩就成了极为高效的办法。比如,当学生想要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时,因为不够了解相关的动植物知识而感到困惑。此时教师便可将课外读物中的相关文章压缩成微课资源,并上传到学生各自的终端设备之中,以便学生在触及知识盲点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指导与讲解,从而不仅有利于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更能够有效扫除学生写作时的障碍与困难,以达到切实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不仅阐明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微课资源的重要性,并从依托教材内容、结合课外活动以及优化课程安排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策略。而具体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提升作文教学效率的迫切性,还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地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并做到熟练运用包括微课资源在内的教学手段,从而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逐步培养起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