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2019-01-03谢慧敏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管理

谢慧敏

摘 要:随着人文理念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也深入到了教育行业之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身边人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而小学班主任作为离学生最近的老师,他的言行对小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新时代对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从今以后要以学生为主体。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小学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所有老师和学生的领导者,几乎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对班主任说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这让部分学生即使在一些事情上有着和班主任不同的意见、建议也不敢提出来,生怕受到班主任的责骂与批评。班主任在班级中是全体学生的领头者,虽说要有必要的威严,但是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更应该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权利“下放”给学生,围绕学生展开教育工作,注重学生自身的想法,从而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避免帶有“偏见”地看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评判机制中,往往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如表演节目根据节目的情况从而分出名次,运动会的各个比赛项目评比也依靠班级总共取得奖项的数量来划分出前三名,就连班主任的工作评级都是以班级的情况来做评比。长此以往就导致班主任注重的只是班级整体的质量,或是对待某些专长的学生指导较多,而忽视了班级中的其他学生。这些被忽视的学生感受到自己往往是被老师忽略的,久而久之会对参与班级活动失去了热情,更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老师失去信任,不愿意再去参加各类活动。因此作为班主任,这些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班主任应该学会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班级整体的好坏。

如,每次的学科单元考查、期末测试,班主任总会鼓励班级学生在这段时间好好学习。如只把学习好的优等生集合起来着重督促鼓励。作为一名对学生影响很大的班主任,这种举动很容易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愿意再主动地参与学习,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根本不重要,老师只会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因此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都做出细心的引导,引导必须是具针对性的、有效地点对点提出具体努力目标。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不要带有“偏见”地看学生,要发挥出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引导与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通过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作为小学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对每个学生都足够了解,才能成功引导每一位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上课时间,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往往是非常有限的,在课堂之中往往只能展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而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具体性格。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适当组织班级集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让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加深,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例如,班主任可以借用学校组织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班级学科学习开展的小组活动,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时,适当将话语权交给学生,比如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地方,学生对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以及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自己组的活动以及组员的安全。由小组长设计方案,带领组员们逐一完成小组任务。这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与组织能力,也能让班主任从学生的活动情况中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更加合理的引导。

三、树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

在小学教学中,班级几乎是班主任的一言堂,很多学生对班主任的话语言听计从,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几乎都不会进行反驳。现在的小学生聪明、活泼、可爱,都是充满鲜活生命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他们不是一个木头或者一块石子。他们对于老师说的话比班主任想象中的要在意得多,因此班主任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想法,更不能一味地灌输、强制、体罚他们,而是要对学生充满耐心与爱心,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拉近老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两方之间的距离感。

例如,当有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得很沉闷,上课时发生走神或者不听课的现象,作为一名班主任,不应该一味地批评学生上课不认真,这时候应该去关注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班主任可以在下课的时候悄悄地让学生到办公室里,而不是在班级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学生,这样也能保护到学生幼小的自尊心。班主任可以耐心地询问学生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导致他上课不听课,仔细倾听学生内心中真实的想法,然后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或者借用课堂学习的提问、游戏、小组竞赛……借用这些看似无意识,实际上目的明确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回归。

总而言之,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发展,而不是只关注某些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的想法,同时也要适当地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感情,并且也不能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好坏,也要学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发挥作为班主任的引导与带头作用,增强自身责任心,做好学生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刘艳红.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3辑)[C],2015:1.

[2]江建荣.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7):256.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小学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