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培养好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9-01-03李志能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数学学习小学生

李志能

摘 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方面来作一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

如果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上都会感觉到充实和富足,当然也就会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会让人受益终身,从而也会让知识成为一个人最为宝贵的财富。经历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我明白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探究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的最为重要的条件;数学学习习惯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兴趣。为此,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不单单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还要努力地培养好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好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积极预习的习惯

我国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强调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在事先就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同样如此,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前,也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这样才能在上课中更好地探究知识,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与积极的体验。

由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往往具有连贯性、可延伸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时要利用好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探究式学习。为此,教师要培养好小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在进行知识的预习时,教师不能随口地告知学生预习什么内容,这样学生便毫无目的,也会感觉无所适从。因而,在预习前,教师要深研教学内容的学习思路与方法,而后设计好预习单,让学生在预习单的引领下完成预习内容。这样,学生也便能够在预习中有方向可沿、有思路可循。当然,在预习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通过课前的预习准备,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了,同时也能找出自己不懂的知识。这样,学生在上课时才能集中精力地听取教师的讲课,才能在上课时有侧重点地学习。首先,在学生的听课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做到正确端正的姿势、集中注意力地听课,同时能够写好听课笔记、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大探究中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听课。听,即是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听课要做到“四心”,一要专心,不论是教师还是同学所讲的话,都要能够听清楚;二要耐心,也就是说,在教师讲课或他人发言的时候,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一定要等别人说完后再举手发言;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不同见解时,也要能够虚心听取,同时要能更好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别人的见解时,要能够认真地听,要能够做到有选择地接受他人的意见,选择正确的观点,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或补充正确的观点。

三、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及时、自主地完成数学作业,不仅是考查学生数学学习的态度,也是培養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养成习惯的主要路径。学生的数学作业更多地体现了知识的达成、技能的形成与教学的效果,最终表现了数学教学的成果。如果学生从小就养成了马虎、敷衍的习惯,那么将来的学习也便难以做到科学合理,难以取得最佳的成绩。形成定式,也便会影响以后的工作与生活。教师要求学生每次做数学作业一定要思考数学知识内在的东西,如能够从中发现数学规律、基本公式等。做练习时,也要像对待考试那样认真解答每一道数学题。即使遇到不会的题目,也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动手画一画图、圈一圈关键词、探寻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等,从而达到数学问题的解决。

四、培养学生及时改错的习惯

从教学调查了解到,数学成绩优秀的孩子大部分都养成了良好的作业纠错习惯,并且这些学生都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现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作业纠错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矫正。首先,数学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疏通他们的心理,使其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督促他们及时改正。同时,指导学生在纠错中不仅要重视矫正的结果,更要关注错题的原因,发现错题,努力弄懂,避免下次再犯错误。为此,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督促学生更好地纠错。比如说,让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后进生纠错,或者是采用成绩对等的学生进行互批作业进行纠错。总而言之,教师要在学生纠错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在纠错中获得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要让学生不断培养好错题反思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五、培养按时复习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后,要做到有计划地复习,逐渐形成知识体系,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更好的建构。众所周知,复习便是为了固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便提升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于数学抽象知识的记忆大多是停留在短时记忆之中,只有通过系统化的复习才能让知识更好巩固。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多还没能养成整理与复习知识的习惯。此时,教师就要积极地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养成复习习惯。首先,让学生明白按时复习知识的意义,同时还要能够在新知教学前加入复习环节,也可以开设有针对性的数学复习课型。其次,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新课时要优化教学流程,形成可以操作的思维路径,这样学生也便能学会复习的基本流程。

参考文献:

封平,封晓平.浅析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好家长,2017(38).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数学学习小学生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