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
2019-01-03刘三宝
刘三宝
【摘要】阅读与写作作为人类对语言行为的理解和表达,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们谈论写作时,他们必然也会想到阅读。阅读写作无疑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读写是一个从读到写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等因素,遵循学生读写的心理规律,实现从读到写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以读促写 小学语文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088-01
写作能力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它们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也是人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接下来,笔者从激发观察兴趣、训练语言表达、拓展课外阅读三个角度来阐述以读促写策略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实施。
一、以读促写,激发观察兴趣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感知,但不限于感知。观察对象的分析、综合、抽象、泛化、判断和推理常与思维相结合。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事物的能力称为观察。在小学阶段,学生对随机性和情感性的认知是明显的,他们的观察往往是片面的、无序的。学生对观察的兴趣从文本开始,观察的视角从文本延伸到自然,变化的性质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兴趣的稳定和持久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材中结合阅读和写作资源,激发学生的观察意图,并给出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加强学生对细节、共性和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察能力。
例如,再讲《观潮》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钱塘江大潮的小视频,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展现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那么作者是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呢?”学生齐答:“时间顺序写。”这时又有学生补充道:“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先后写了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景象。”笔者说:“说得很好,作者通过观察,并用时间顺序描写了如此壮阔的景象,描写细腻、清晰,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样。同样,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先观察,只有全身心地观察过某一事物,我们再写的时候才能准确、清晰地将其展现出来。”
二、以读促写,训练语言表达
写作不仅仅只是为了写作文,更是学生对所学语言进行重构、内化和应用的一个过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一直是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笔者也一直进行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正式”的技术指导,组织有意义的语言使用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指导下进行语言实践,加深对语言表达实践活动的理解,以丰富积累和促进表达。
例如,在讲《猫》一文时,先让学生读通课文,并总结作者写了猫的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通读发现作者写了成年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活泼可爱。然后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猫是很常见的小动物,笔者就问了学生家中有没有养小动物,然后让其在脑海中回想自己家的小动物是怎么样的,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虽然猫很常见,但是通过课文,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要不然怎么会把猫的古怪性格、活泼可爱描述出来呢?讲完课文,笔者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投影了猫的图片,并留了作业:请你们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在收到的作业中,有学生这样写道:“小猫咪有一身黑白相间的毛,犹如大老虎一样,走路的时候高昂着头,还将尾巴翘起来,碰到小狗也不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对猫的描述,也感受到了貓的“神气”。
三、以读促写,拓展课外阅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一样,若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是很难将文章写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的思想。课外阅读时,有些学生喜欢看名著,有的喜欢看报纸和精妙时文,他们在阅读中看社会,悟人生。阅读使他们的知识面更广了,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自然更丰富,更精彩。
例如,笔者在讲完《草原》一课后,让学生写一篇景物描写的文章,在收到的文章中,不乏一些优美的段落:“经受春雨洗礼的桃林,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丝丝的香气,花瓣粉嘟嘟的,就像十五六岁的少女一样迷人。”“茫茫的草原望不到边际,好像和远处的蓝天连在了一起,偶尔风吹过去,就好像翻起了绿色的波浪一样,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太阳公公落山之前,将一旁的云都染红了,为蓝色的天空又凭添一抹颜色。”细问之下,原来这些学生是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的语言素材,可见丰富自身的阅读内容,平时多积累作文素材再进行写作时才会有可用之词,可写之物。
总之,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实施以读促写的策略,不是以阅读教学服务写作教学,而是以写作教学的角度切入阅读。“以读促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髓,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同行并进,实现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以及语言和思维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途径探索[J].新校园(中旬),2016(12).
[2]李晓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