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01-03贾占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2期
关键词:升华导入激发

贾占华

【摘要】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培养兴趣的学科。本文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出发,从备课到上课等三个环节,做了必要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兴趣   激发  导入  升华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161-01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摒弃“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大力倡导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情趣,培养学生会学的技巧和自学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跟着老师走向知识的殿堂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着实让我们老师颇费心思。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他们才能真正地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而只有在感兴趣的状态下,人的感知力、理解力及记忆力才是最佳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以严谨治学为基础,培养学生乐学爱学的情绪。

兴趣是一门学科,也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师。要想上好语文课,引起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就必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能挥洒自如,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学习境界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要备好课又要备好学生这两个方面。

1.备好课,从课堂导入开始牢牢吸引住学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声情并茂、文字优美的作品,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每节课都搏得满堂彩,教者就必须认真备好每节课,优化教材,深入透彻地领会讲授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抓住文章的精髓所在,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例如我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小音乐家杨科》一课的导入时,我先让学生听一首施特劳斯的音乐作品《春天的歌》。运用音乐来喧染情境,在教学开始前营造气氛、创造环境,使学生同课文、同作者产生境的沟通和情的共鸣。我接着问:“有一个孩子也非常喜爱音乐,但他的音乐天才却受到了扼杀和打击。当他听音乐出神时,他怎么样了?小杨科想看一看、摸一摸小提琴的愿望实现了吗?从杨科悲惨的命运中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音乐家杨科的故事。”这样从中就引起了学生对杨科的同情,也急于想知道这个小音乐家有多么的不幸,所以便會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2.备学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习上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够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海洋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有时哪怕是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信任的目光,都能使学生对老师充满了崇敬与喜爱,使他们乐于参加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看成是地位平等的伙伴,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学生自然会乐学爱学。

二、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升华学生思想。

教学形式要有新意,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扮演人物角色来理解课文,在表演中要求把楚王傲慢、蔑视,晏子坦然、理直气社、说话婉转的特点表现出来,看着同学们脸上的微笑就说明他们在愉悦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明确了作者编写此课的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生不能长时间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上课时往往会有疲劳、注意力分散的时候,这时教师若严厉斥责,只会使学生害怕、恐慌,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能够结合教学实际幽上一默,适当创设轻松的氛围,一定会缓解学生的疲倦,重新集中精力,让“民主”、“宽松”、“愉悦”成为课堂气氛的主旋律,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四、培养学生反复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虽然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自己,以及对文章理解的表述也是重要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帮助其丰富语言、积累材料,为学生日后思维的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讲的机会,让学生在讲中去尝试语言,鉴别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会运用语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会被激活,良好的语文思维就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玲.以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J].学周刊  2019-07

[2]何巧云.谈提高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J].学周刊  2019-09

猜你喜欢

升华导入激发
贪吃蛇升华记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