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歌堂长鼓舞课堂传承模式探析
2019-01-03王铁
王铁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受经济的影响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瑶族歌堂长鼓舞的传承面临着诸多的障碍和困难,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地方高校舞蹈教学有效地传承油岭歌堂长鼓舞需要舞蹈工作者去不断地探索。本文结合笔者田野调查经历以及在研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特别是笔者参与油岭歌堂长鼓舞教材的挖掘、提炼、整理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探索性的提出油岭歌堂长鼓舞课堂传承模式。
关键词:歌堂长鼓舞;地方高校;课堂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185-01
一、引言
纵观全国舞蹈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的舞蹈专业,瑶族民间舞蹈尚未以系统的教材形势出现在课堂中,特别是将瑶族歌堂长鼓舞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研究者多以历史、文化、体育等视角去研究油岭歌堂长鼓舞,对于其舞蹈动作的提取、分析和解读,课堂传承模式构等研究的较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油岭歌堂长鼓舞的传承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在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歌堂长鼓舞的保护和传承正以良好的趋势发展,但是在传承过程中也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油岭歌堂长鼓舞的传承人出现了断层现象。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山寨与外界现代化城市交流越来越多,受外界新鲜而诱人的现代文化影响,油岭歌堂长鼓舞的传承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重视。政府对民间艺术传承的扶持力不够,很多民间艺人都是在义务地去传承油岭歌堂长鼓舞,年轻人为了生存无法将这条路坚持下去。油岭歌堂长鼓舞的传承面临严重的危机,以“迁地传承”的办法,将油岭歌堂长鼓舞整编进入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和剧目创作来传承和传播油岭歌堂长鼓舞将有效补救其传承的危机。笔者结合地方院校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油岭歌堂长鼓舞课堂传承模式,尝试性提出许些观点。
二、传承主体和传承空间的迁移
艺术院校教师将油岭歌堂长鼓舞提炼、挖掘、整理成系统的民族舞蹈教材,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其传承开拓了更加广泛的途经,通过艺术院校的师生,油岭歌堂长鼓舞会被传承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同时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排瑶的历史和文化,这将有利于全面保护和传承油岭歌堂长鼓舞。
三、动作素材提炼中要把握住风格性
舞蹈风格的典型性是体现一个民族舞蹈的独特标志,教材是舞蹈素材的浓缩,是舞蹈的精华,应在保持该舞蹈风格的基础上系统化。比如在整编抬步训练组合时,油岭歌堂长鼓舞中同样“摆”的动律特征,容易与傣族的“月亮胯”的摆的动律混淆,初学者体现不了其韵味,风格特征竟有些傣族舞蹈的特点,强调了“抬”的动作,与傣族舞蹈“踢”的动律严格区分,抬的高度、感觉,抬步行进时胯不要主动扭动,要把油岭排瑶人民奋发向上的体态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
四、尊重民族文化,舞蹈动作不变异
油岭歌堂长鼓舞随当地瑶民先祖迁徙而来,代代相传上千年,追寻油岭歌堂长鼓舞历史演变的踪迹无迹可寻,也许在它流变的过程中舞蹈表现形式上有过多次创新,动作表演程式上也进行了多次修整,但经过学院师生的采风考究证实油岭歌堂长鼓舞为长鼓垂挂于肩膀,横于胸腹前,左手执竹片击打“鼓尾”,右手以掌拍击“鼓面”的形式,这种舞蹈表现形式束缚了手部动作的发挥,手上的动作素材不够丰富,局限了教材编创者对油岭长鼓舞手部动作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落实在舞蹈动作的传承上必须一丝不苟,不能为了创新和发展肆意篡改击鼓方式,葆有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五、按照教材形成程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行整编
“原生民间舞形态要进入课堂,必须要经历提炼、加工、整合三个步骤,因为这样才符合课堂训练的教学要求”1。民族民间舞在整编成教材时一定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而且要接受教学实践和当地人民的检验。遵循“非遗”进课堂—开发—整理—研究—编创—课堂组合—实验教材—论证—系统规范的油岭歌堂长鼓舞教材的形成模式,从产生雏形,慢慢积淀,逐步完善,最后形成體系。
笔者认为油岭歌堂长鼓舞课堂传承模式要从瑶族文化入手,对瑶族长鼓舞进行挖掘整理,在民族认可之下进行发展;二是划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风格特征,对瑶族长鼓舞进行细致的研究;三是要贴近瑶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在瑶族人民“酸、甜、苦、辣”的百态生活中寻找舞蹈素材,在各种现有的瑶族舞蹈作品或原生态舞蹈中提炼元素借鉴经验,使其传承模式日臻完善。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KT201821.
注释:
1刘晓波.原生态、素材、教材—民间舞蹈怎样进入课堂.山西:艺境.第七届“桃李杯”三等奖论文.
参考文献:
[1]奉恒高.瑶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范秀炎,吴卫清.翩翩长鼓—广东瑶族长鼓舞[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