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看传统美术资源的理解和运用
2019-01-03赵蕾鞠佳霖
赵蕾 鞠佳霖
摘要:众所周知,近年来“儒学热”、中华“传统文化”热,在全世界蓬勃兴起,人们在这一趋势下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对“三孔”之一的孔庙的建筑、雕刻等传统美术资源进行探究,通过认识和学习,来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孔庙中建筑、石刻等诸多传统美术资源的了解和学习,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了解其艺术风格和手法背后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曲阜孔庙;建筑与石刻;传统美术资源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165-02
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随着国外文化的进驻,今天,青少年们对传统的本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淡化漠视,而对“洋文化”趋之若鶩。这种社会现象直接导致青年们从认知和感情上对我们传统和民族文化的迷失。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是必然的,但
“文化交流决不能以牺牲一种文化自身的品质为代价”。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儒学热”“华文化热”勃兴起,为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了一个契机,“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
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认知、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思想资源和传统美术作品资源,在此,以山东曲阜孔庙为例。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儒家文化博大精深,首要是强调艺术有其文化的意义,儒家主张,人性和人的一切后天的品质、行为,都是通过文化培养得来的,而艺术的欣赏、熏陶,则是文化培养最普遍、最易接受的一种形式。作为传统文化的标志,孔庙有着极其丰富的建筑、雕刻等传统美术资源,并承载着传统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所以,对孔庙的建筑、雕刻等传统美术资源进行认识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集华夏传统文化之大成者,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等,并且,在古代也被尊为兴办教育的祖师。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其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历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地方叫做孔庙,又被称为至圣庙。在我国,各地都建有孔庙,而其中,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的“三孔”之一的孔庙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孔庙是礼制建筑,是宣扬“礼“”乐”思想的文化教育建筑。礼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着当时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我国记录建筑制度的古文献《考工记》是列入《周礼》之中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也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孔庙的建筑内容、型制以及工程标准,首先考虑的就是一个“礼”字。
在总体布局上,孔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孔庙的总体建筑纵长的轴线上依次排列了11座大小建筑、9进庭院。整个建筑凸显主体,布局稳重,其院落空间的灵活处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利用重重门坊和墙垣,把纵深空间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院落。又将许多单体通过一个个庭院围廊,组成庞大的建筑群,建筑与庭院一虚一实的巧妙处理,既体现了虚实相济的古典美学思想,也表达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意念。庙的四周高墙耸立,配以门坊、角楼,黄瓦红垣、雕梁画栋、碑碣如林、古木苍天,令人神摇思动、一步三叹。两千多年来,游人竞相寻踪凭吊。
在孔庙中,其主体建筑为著名的大成殿,在大成殿前,展开的是宽敞的月台。在历代举行祭祀孔子的大典时,都会在月台举行乐舞。孔庙的大成殿与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并成为“东方三大殿”。当然,大成殿的名字有其深意和由来,取自《孟子·万章下》的“孔子之谓集大成”,其命名体现出孔子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建筑层面上,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在建筑立面上,延续传统建筑体制,其分为台基、屋身和大屋顶三段式,反映出传统建筑中郭守祖制的思想。月台与台基在建设上都比较厚重,将大成殿的稳定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大成殿的屋身由台基上的柱子、梁枋、斗拱等几部分组合而成,其中,28根独立的檐廊柱云龙石柱位于最外层,在组合上四边是空透的,体现出空凌的感觉。歇山式屋顶对比着空透的檐廊,出檐较为深远,体现出了曲线的优雅和翼角的轻柔,这种设计有活泼灵动的感觉。上檐口悬挑,弧度和线条营造出屋檐下有韵律感的阴影,斗拱的梁坊上有冷色调彩绘,加上窗子中点缀的通透的格栅,种种细节使整个建筑造型虚实相间,体现出可亲的虚实对比,与周边的自然关系协调。
另外,孔庙中的其他建筑,如奎文阁,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米结构阁楼式建筑。十三座御碑亭,南八北五,建筑体呈两行排列,檐牙高啄,斗拱飞翘,在建筑手法上,设计者延续了传统的“勾心斗角”的建筑形式,以此来巧妙地解决了建筑结构空间的问题。
在大成殿的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擎檐石柱,这些石柱的材质讲究,均以整石雕成,左右后檐下18根八棱形水磨浅雕团龙,每根柱,雕龙72条,总计1296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檐的十根深浮雕石柱,每根柱子都为两条龙盘绕对翔,两龙相对昂首升腾,中刻宝珠,四绕祥云,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十根龙柱分左右双双相对,变换而各具特色,无一雷同,雕刻刀法凌厉、刚劲;盘龙惟妙惟肖、形态逼真;龙姿神采飞扬、玲珑剔透,是明代建筑雕刻中的精品,在艺术价值上甚至超过了宋、元的精巧,充满了生机,不仅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也是传统建筑中难得的精巧石刻。
同时,在孔庙里还有大量的石刻作品,主要分为雕塑、碑刻和画像石三大类。孔庙的雕塑石刻随处可见,有石雕牌坊、石人、拱桥、天龙、天王、龙陛、辟邪、龙柱、华表、石狮等等,这些雕塑石刻是孔庙这一古老建筑的装饰和点缀。比如,棂星门的四根石鼓夹抱圆石柱,中缀以祥云,上端设有云板,石柱顶端雕有怒目端坐的四大天王。“德侔天地”和“道贯古今”两座木枋下的十六只石兽,中为“天龙”,披麟甩尾,颈长爪利。侧为“辟邪”,怒目扭颈,形象怪异,其雕刻粗狂古朴,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而这些雕刻无不显示着孔庙的气派和尊严。
孔庙中的碑刻,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代代都有。按形制有立在地上的石碑,也有嵌在壁上的石碣、题记、画像石等。字体上篆、隶、楷、行、草体体皆备。如《礼器碑》、
《史晨碑》、《乙瑛碑》、《张猛龙碑》、《孔宙碑》等,均为我国书法艺术史和碑刻上的精品。在内容上,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无不记述,非常丰富,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文字演变、文化艺术以及孔庙建筑史的重要资料,在我国碑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画像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曲阜孔庙内的画像石刻体现了独有的多彩文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汉代的画像石,多为线刻浮雕,既有著名的历史故事、远古的神话传说,也有人们车马出行、捕鱼狩猎等生活场面,丰富的题材和内容为我们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如《扁鵲行医图》、
《周公辅成王》等,均为难得的石刻瑰宝。而孔庙圣迹殿中的《圣迹图》更有特色,它是石刻连环画,内容全面呈现出至圣孔子的一生事迹,同时,这120幅石刻连环画情节连贯,表达清晰,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人物故事情节的石刻创作。每一幅每一图,配以文字,其完整性、构思的精巧、笔力的深厚,不但荟集了翔实的史料,而且在绘画艺术上也为连环画创作提供了范本。
曲阜孔庙作为至圣先师孔子的至圣庙,有其独具传统文化的建筑、承载历史艺术的石刻等,通过对其的简单梳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孔庙的建筑艺术风格和表达手法,如建筑中对空间的构建,空间划分的运用和把握,在遵循既要典章制度、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还加入了传统建筑中对自然和环境的思考和利用。孔庙石刻作品中的不同形制、材料、手法、及不同年代的风格变化等,对当今无论是美术教育还是艺术实践来说,都是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在艺术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孔庙中建筑、石刻等诸多传统美术的了解和学习,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了解艺术风格和手法背后的文化意义。
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美术的教育不仅传承了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具有很强的人文教育与精神传承功能,所以,对于孔庙的建筑和石刻文化,在对传统技能学习和理解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更好的汲取不同时代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和文化积淀。面对曲阜孔庙建筑、石刻等传统艺术资源,应在历史和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对建筑、石刻艺术有关材料、手法等细节的感知,来体味蕴含的人文意义,从而获得视觉上的理解,留下深刻的视觉记忆。将文化记忆和视觉记忆联系起来,才能将传统美术资源合理有效的建构于今日的美术教育之中。
基金项目:2019年度山东省社会工作研究课题,从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看传统美术资源的理解和运用,项目编号:19RSW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