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研究

2019-01-03施成

科技风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不仅是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在大学生创业孵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作用。本文将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例,从目标定位、项目选择、空间配套、资金支持、创业指导、政策扶持等方面介绍园区在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方面所做的探索性工作,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

2005年,国家科技部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和定位,重点强调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1]。截止2019年6月底,全国已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由于高职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出现冠名某一所高职院校名称的国家大学科技园[2]。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大学科技园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对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极为少见,仅有的相关研究也存在较多不足[3],尚未形成值得推广的优秀经验。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南工院大学科技园”)于2013年12月顺利通过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评估验收,成为江苏省首家高职院校省级大学科技园。五年多来,园区不仅为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紧密合作,为教育、科技、经济的有机融合创造了条件,还在构建园区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积累了相关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将从目标定位、项目选择、空间配套、资金支持、创业指导等五个方面分别予以介绍。

1 找准目标定位,形成孵化闭环

鉴于大学科技园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科技部、教育部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基于大学科技园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因此,南工院大学科技园在建园之初提出“师生创新创业园地、企业发展集聚福地、高层人才聚集高地、区域科技创新基地”的目标定位时,就把支持师生创业放在首位,并与园区依托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工院”)共同打造“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主动承担“孵化”和“转化”这两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模拟和苗圃环节则分别由学校双创学院和招就处负责,共同为大学生提供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

整个创业实践平台的运作模式是:首先在开展创业教育阶段,会依托中国创业实习网构建的大学生创业模拟平台,“让学生通过模拟公司运营,熟悉整个创业流程,在技能实训中学习企业管理技能,在仿真实战中学习企业经营经验”[4],然后再依托大学生创业园构建的创业苗圃,让学生进行“全真环境、全真管理、全程扶持”的创业思维碰撞和实践,当大学生创业者通过苗圃基地的实践考核后,就可以申请转入南工院大学科技园E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分阶段孵化。其中,E创空间主要负责孵化尚未注册企业的创业项目和直接在空间孵化过程中注册的初创企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主要负责继续孵化从E创空间考核合格的创业项目或者初创企业。当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孵化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以直接转入南工院大学科技园区继续创业,并享受园区创业服务和租金优惠等扶持政策,形成大学生创业孵化流程闭环。

2 开展项目遴选,激发创业活力

《吕氏春秋·尽数》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南工院大学科技园每学期都会开展一次E创空间创业项目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初创企业的毕业审核和新一轮的遴选工作,其中E创空间创业项目经评审合格后,就可以申请进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新遴选项目腾出空间。新遴选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后,即可入驻南工院大学科技园E创空间(以下简称“E创空间”),免费享有园区提供的创业实践空间及创业指导服务,从而可以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初创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标准较低的现实情况,南工院大学科技园从项目发展愿景、技术含量、团队成员构成、以及企业客户群体、财税规划、创业资金量及其来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制定遴选标准,并要求创业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为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前景良好以及参加互联网+大赛、各类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可以优先入驻E创空间。目前,E创空间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经累计孵化60多家创业项目和初创企业,帮助200多名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

3 完善空间配套,确保良性运转

南工院大学科技园在开园之初,就在园区内专辟了2160平方米用于大学生创业项目、初创企业孵化。为进一步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搭建创业者交流平台,科技园又努力打造了两类不同类型的新型众创空间。

第一类是由学校自办,面向大学生的E创空间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均由园区出资装修改造,为大学生创业者免费提供156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和办公桌椅、公共设施、公共会议室、会客区等,创业者可以拎包即住,还配套了E创空间最多可免两年租金、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最多可免三年租金的優惠条件,累计可以最长免费孵化五年。第二类是与社会企业共建,根据园区要求,由社会企业投资建设,打造不同经营模式的众创空间,如园区和南京燕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燕家众创社区,是一种集办公、居住于一体的创业交流社区,这种新型的众创空间极大地降低了青年人的创业成本,再如由南京密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众创王巢,则是由该公司投资建设工位式众创空间,并由该公司的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外包项目,目前可以同时为200多位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

园区建设的4个众创空间总面积达到近4000平方米,能基本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办公场地要求,确保创业空间能够良性循环。

4 给予资金扶持,启动创业梦想

Zoltan(2001)等学者认为,“创业者可以通过政府、高校、基金以及各银行等部门为创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机会”[5],但是根据全球创业观察报告显示,中国创业资本占GDP的比重位于报告所列国家的最后一位,尤其是在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中几乎看不到创业资本。大学生初创企业在刚起步时,融资是一个大问题,且非常依赖自有资金,很多创业项目会因为没有及时得到资金支持而黯然夭折。

因此,南工院大学科技园开园至今,一直积极和多家银行、投资机构洽商,签订合作协议,为大学生创业者吸引社会资本的扶持,同时园区还出资200万元,与南京紫金创投公司合作成立南工院大学科技园·紫金科创大学生创业基金,基金规模达到600万元。截止2019年6月底,园区已累计帮助近2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初创企业获得近千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

5 提供创业指导,全程保驾护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李军曾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说道:“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是孵化”,“科技园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是全方位的”。南工院大学科技园也是从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精心孵化创业项目、创业公司的角度出发,努力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在创意、人才、资源等方面互联互通,为创业者及投资者提供多种快捷、精准、全面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初创企业健康发展保障护航。

如今,园区不仅组建了一支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还充分利用白下高新园区1+X公共云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等全方位的集成服务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理论指导、大赛指导、工商财税、财务管理、贷款评估、金融投资、知识产权、项目申报、政策咨询、政策解读、项目论证、人才招聘、法律服务以及企业运营诊断等一系列点对点服务,努力提高大学生初创企业的存活率。

6 结语

大学生创业者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在当今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他们风险防范意识较差,风险防范能力较弱,其创业风险也在逐步增大,因此高校、大学科技园区、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高度关注,共同构建全社会支持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5]第044号.

[2]陆建洪,李俊飞.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调查与发展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

[3]姬军荣.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4]孙爱武.构建“六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有效推动学生就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60.

[5]Zoltan.Decision in Venture Capital Finance[J].Journal of Corpore Finance,2001,7(16):285306.

作者簡介:施成(1981),男,汉族,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现任南京南工院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