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9-01-03罗胜业
罗胜业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性与应用性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将浅析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积极作用,结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探寻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作用 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055-01
我国各级教育教学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怎样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前语文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程都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被调动,可见,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藩篱势在必行。
一、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积极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符合素质教育理念,还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从而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有效教学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的同时,进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另外,有效教学还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进一步挖掘他们语文学习的潜能[1]。
二、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落后的教学理念和固化的教学方式。较为常见的就是“填鸭式”满堂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下,就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时间不足,致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不够,长此以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教师惯用“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讲授方式,枯燥死板的气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制、厌烦情绪,教学各环节脱节,部分教师生搬硬套他人教学设计,导致高中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构建轻松课堂氛围,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
只有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才能激发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对此,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频次,一改以往压抑的教学形式。倡导并践行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奥秘的理念,充分尊重高中生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利用优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引导式教育,加强师生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助学习,语文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引导者角色,组织学生独立探究语文知识,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渐形成“我要学”的思想意识,以此改变被动式学习态势,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效率的双提升。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初中阶段都学过哪些契科夫的小说,有学生会说学过他的《变色龙》,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一个八面玲珑、媚上欺下的人。随后教师引出当天所学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让学生通过观察题目,大胆畅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待学生通读全文后,让他们分别扮演别科夫、柯瓦连科、布尔金等角色,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如下几个问题:“主人公为什么要把自己装进套子里?”、“套子象征着什么?”。经过小组探究式讨论学习,既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参与感,还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发展,有助于让学生经过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学知识,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进而将所学转化为汉语言文字应用与表达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巧妙安排是提升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抓手,因此,教师就应不断优化教学环节设置,遵守“层层递进”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兴趣及认知等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是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强大动力,让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感知学习的快乐,形成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故此,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诙谐幽默的话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智慧化”教学,将学生的关注度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将信息化技术与高中语文有机融合,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为了优化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烛之武退秦师》的电视剧选段,激发高中生对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的场外之斗了解的兴趣,让他们通过对烛之武洞若观火和过人的外交才能,领略辩才风采,产生爱国主义情怀[2]。
(三)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部分教师只将学生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想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就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结合学生课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进步程度等,采取全面的策略性评价,以此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个性化成长,教师要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标准,混合使用鼓励、批评与指导的综合性评价方式,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为了保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语文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应用能力,同时更需要针对学生的特性,培养综合素养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正所谓“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促进语文学科教育百花齐放,万木争春。
参考文献:
[1]李立.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課外语文,2018(9):28.
[2]宋颖.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