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
2019-01-03冯经
冯经
【摘要】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关键就是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而小学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参与社会的意识,并且对其道德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05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影响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目前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核心素养的核心为书本,将其当作是教学开展的唯一标准,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全面发展,因此,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农村教师的错误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在农村小学语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对教师自身的观念进行改变。语文教师自身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要打破教材的局限,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使学生更好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1]。语文教师还要树立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观念,语文教学并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应对考试,其属于日常生活,是学生与社会交流和沟通的基本要素。另外,语文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人文化观念,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知识,给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如果缺乏较强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起点,就可以更加轻松的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道德品质与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对《观潮》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潮水的视频与声音,让学生感受潮水的汹涌以及壮阔,然后让学生闭着眼想象自己身处于大海边,感受潮水来临周围的环境的变化。这样,教师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认知观有较好培养,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加强对学生阅读经验积累的关注度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大量的积累相关文学知识,最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对课本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讲解那么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经验,并且还会导致学生对阅读经验的积累受到限制。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让学生深入开展课外阅读,然后再加上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经验。
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每周留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课外阅读。在某一次课外总结会上,一位学生说到了自己所阅读的课外书籍《城南旧事》,该学生说:英子是该书当中的一个主人公,书里边的内容主要是介绍英子身边发生的事以及其周围的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秀贞,她是一个寻找自己女儿的“疯”女人。班级当中的学生在听了该学生的讲述以后,都积极主动的向他借这本书进行阅读。所以说,学生们在总结会上将自己阅读的书籍介绍给其他学生,不仅将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出来,还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得到大大增加,进而文学知识与阅读经验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对学生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进行培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被动的听,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自行思考的机会,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对语文知识也仅仅是表面理解。难以理解语文知识的深层次含义,这样不仅导致语文知识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差,还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难以提高[2]。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语文运用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跨越百年的美丽》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在你们的认知里,美丽是什么?学生在看到这个问题以后积极踊跃的开始回答,有的学生说:美丽是指一个人长得好看;有的学生说:美丽是一个褒义词,主要在用在女生身上,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学习文章的标题,在完成学习以后,将文章的重点词汇写在黑板上,分别是:人声鼎沸、卓有成效、沉淀、乏力等,让学生查阅词典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并进行造句。这样学生对词汇有更好的理解与运用,进而其理解语言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对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应用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与体验,进而对语言魅力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与感受,使得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语文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状态,找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改善课堂评价机制等,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3]。例如在冬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校园中或者操场上观察雪,找到雪和“雪”字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并且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有情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与实际场景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学生以更加轻松的状态进行学习,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小,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不管是在哪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都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果还是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在下边被动地学,那么课堂一定会越来越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降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和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落实。小学语文是最基本的一项学科,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培养途径,教师必须要加强教学力度,对学生价值觀念、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进行有效培养。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其次,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观;最后,还要加强对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娅娟, 陆清建.基于农村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J].科学咨询,2016(46):105-106.
[2]万智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之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70.
[3]王莉.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以《听泉》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8(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