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9-01-03魏嘉薇
魏嘉薇
【摘要】情境教学,就是运用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再现作者创作时进入的那个情境,渲染与课文内容所描绘的与之相应的气氛。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038-01
小学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工具的同时,要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换句话说,在人文精神熏陶中学习语文、感悟语文、品赏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融合的联结点是什么,那就是语文教学的魂——“情”。阅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由语言为中介,并以一定的表现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正是文中之“情”,使具体的字词句篇凝聚成一个整体交织成有情之境。
何谓情境教学,就是运用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再现作者创作时进入的那个情境,渲染与课文内容所描绘的与之相应的气氛。所以说课文语言是一个整体,直接作用于儿童心理。在语文课导入时就设置情境,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至关重要,让儿童积极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对课文中的人物或某一事物激起兴趣,引起关注,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迄今为止,情境教学还在起始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大胆地在语文教学导入的环节中进行了屡次尝试,虽谈不上收获颇丰,但确有收获,我在平时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形式:
首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上课开始时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儿童因好奇而要学习。
如教学《假如没有灰尘》这一课时:
《假如没有灰尘》课的导入
师: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些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可以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几乎处处都有它们的行踪。猜猜它们是谁?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现在你们面对身边无处不在的灰尘,你们想知道有关它的什么?
【学生情绪激烈,相继提出各种问题】
生:灰尘究竟有什么作用?
生:灰尘到底有多大?能不能和头皮屑相比较大小呢?
生:医院做手术时有灰尘落入病人体内会怎么样?
生:灰塵有病毒吗?
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可以从课文里找到答案,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寻求答案,也许有的问题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研究发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形之中将学生带入了研究科学,查阅资料的情境之中。他们仿佛就是一个个未来的科学家,读起课文也非常专注,俨然一个个治学严谨的科学家。】
其次,教师以丰富的语言描绘画面或播放一段有关课文内容的视频,在学生面前呈现形象,产生美感,激发学生因爱美而要学习的欲望。
《荷花》一课的导入
师播放一段如诗如画荷花的视频后,学生眼前一亮,紧紧盯着画面,此时师再次描绘画面:
师:千古绝唱荷花的是“出淤泥而不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欣赏到的是这一池的荷花仿佛活了一般,现在就展现在我们眼前,闻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幽香,想不想和叶老共赏荷花,领略荷花之美丽,荷花之高洁……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打开课本认真阅读,真切浸润在荷花的沐浴中。从学生的课堂反应,不难看出情境教学产生了效果,体现了其优越性。学生乐在其中,也悟在其中。】
第三,导入时揭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学生思考,因探究而要学。
《鲸》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生:当然是了大象!
生:老虎!老虎!
生:应该是恐龙!
【学生情绪激昂,相继提出各种问题,一个个为正确答案争得面红耳赤。】
师:你们说的都不对!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成年的蓝鲸能长到非洲公象体重的30倍左右。蓝鲸是真正的海上巨兽,平均长度约26米,最高记录为33.5米,平均体重150吨。
【学生听老师讲解后恍然大悟,但学习的热情依然,争先恐后捧起书本,情绪激昂,一定要探个究竟。】
第四,导入时联系儿童已有的经验,产生亲切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
《松鼠》导入
师先播放一段松鼠在树枝间飞行的视频。
师:这么活泼可爱的松鼠,在树林里蹦蹦跳跳,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呢?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一段松鼠在树林玩耍蹦跳的视频。学生被视频深深吸引了。此时,老师适时利用学生的情绪,将他们带入情境。】
师:现在你们就是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梳理着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树林里上蹿下跳,吃喝玩乐,好不自在。你们愿意和林中的其它小松鼠一起嬉戏打闹吗?
【瞬间孩子们进入了这种想象情境,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学习课文就迎刃而解了。】
第五,导入时触及儿童的情绪领域,拨动儿童心灵的琴弦,唤起心灵的共鸣,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
《小桥流水人家》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北方,最熟悉不过的是荒山秃岭,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去南方小镇逛逛,领略江南水乡的婀娜秀美,游玩水乡与众不同的诗情画意,水乡的小桥没有北方的那样粗犷,随处可见,桥下的鱼虾任由你捕捞,青石板路上从来不留任何痕迹,那树,那桥,那水,闪耀着水乡的灵动……
【这样的导语,一下子渲染了气氛,激起学生的好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学好全文作了必要的铺垫。】
综上所述几种形式的导入,无论是好奇求知的欲望,还是情感关注的需求,都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别有风味的乐趣。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促动探究——引起满足——产生乐趣——形成内发性动机”。这就保证儿童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导入新课,激起儿童阅读全篇的兴趣,驱使儿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