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日记”让数学更好玩

2019-01-03丁磊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日记日记能力

丁磊

摘 要: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而趣味性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重视基础性知识的讲解,重视练习设计,但对数学本身带来的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度关注较少。教学中应该尝试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

关键词:数学日记;数学好玩;能力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提出“数学好玩”的观点,他认为“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好玩的”,数学就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也提倡让孩子们学“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她认为数学就是让孩子们垂涎欲滴的美食。这两位数学大家的观点,其实都直指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喜爱的程度。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达到的总目标中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么做,才能让数学成为好玩的数学?除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之外,有什么可以让貌似单调的数字更加有趣?除了常规作业,还有什么作业形式可以让孩子的关注点更好地聚焦数学学习?除了书本知识,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理论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及教学成果的检验,我认为——“巧用数学日记”,可以让数学学得更扎实、更有趣,让数学更好玩。

一、课堂日记——回现情景,记录数学知识形成轨迹

有趣的数学课堂是写好数学课堂日记的前提。这不仅与教师的授课能力有关,还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有关。有人误认为,数学老师思维严谨,课堂呆板无趣,其实不然,数学课堂也可以做到声情并茂,生动有趣,如行云流水,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因此,这样的数学课堂,不管是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数学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还是课堂教学片段,都可以让孩子们抓住最动人、最难忘、最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从而养成认真观察课堂、及时写日记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位置与方向”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孩子们都意犹未尽。有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地图上位置的标注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完新课,老师教我们生活中的位置和方向,还一起做“走一走”的游戏。我们站在讲台前,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参加游戏的学生按照老师下达的口令走,老师让他向东他就向东走,让他向北他就向北走,有一个同学按照老师的口令指挥,走了几个方向后,就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了,我们都做小评委,可有意思了!游戏之后,我感觉对生活中的位置也更加熟悉了。

这是一个三年级孩子写的日记,字数不多,真实地记录了自己难忘的课堂片段。当然,在写的过程中,游戏的情景自然在脑中回现,知识点也必然会铭记于心。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日记不要求孩子必须天天写,在不引起学生反感、不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情况下,循序渐进。还可以采用树立小典型、分享有趣的数学日记等形式,增强学生兴趣,让学生自愿去记录课堂走过的精彩足迹。

二、生活日记——融入生活,提升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能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但是生活日记不是记录生活的流水账,比如:今天逛超市,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明天去买菜,给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等等,如果你认为生活日记就是只记录超市购物、银行交付款业务水电费的缴纳等,那就大错特错了。天天记录这样形式化、庸俗化的数学日記,学生更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我认为,生活日记应该囊括很多有趣味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小课题研究。比如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钟表上的学问”“树叶的面积”“植树问题”等,都是从生活中获得灵感,进而解决数学问题的。那么把数学问题的探索、研究过程用生活日记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就是一个小课题研究成果。

我们还要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有个三年级孩子写了一篇数学调查日记“小区居民知多少”,她调查的数据包括小区有几栋楼,每栋楼有几单元、几层、几户,然后调查每户人数等,调查得很细致,计算的过程很有条理,而且在调查记录中,她不自觉运用了简单的统计知识,运用了乘法的简便计算等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她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更有一个五年级孩子写的关于“叶子的面积”数学生活日记,让我们更直观感受到生活日记的魅力,日记摘录如下:

看着在我手心微微颤动的叶子,我的脑海里下意识跳出一个数学问题:这片树叶的面积有多大?

想了想,根据学过的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决定用 “画框法”来计算叶子这种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准备好了三角板、直尺、铅笔、彩笔,我先把叶子的轮廓描在纸上,然后进行观察。因为这片叶子的外形像个三角形,我按照它的形状把它用三角形框起来,发现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空白的面积就是叶子的面积。随后我把空白部分进行了分割,把它们分割成规则的图形,标上序号,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合起来就是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得到叶子的面积。那么我手中这片美丽的叶子,它的面积大约是33.015平方厘米。

老师说得没错,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欣赏美丽叶子的同时,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学过的知识推算出叶子的面积,真的好有成就感!

三、主题日记——激活思维,梳理数学知识结构框架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而数学思维是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载体,来发现、探索、解决、运用数学问题的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有概括性、问题性和整体性等。

我们教数学,可以运用很多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思维,比如:学具操作、投影演示、学生实验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往往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在课堂明明已经听懂了,可是练习效果包括以后的知识融合并不是很好,问题在哪里?除了巩固练习,我认为还缺乏概括性的知识再现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施,主题日记就是最好的途径。

例如:学习植树问题后,我们开展了以“植树问题知多少?”的数学主题日记写作活动。这是孩子们共同编写的儿歌主题日记。(发在班级新教育博客《小司南数字吧》里)

植树问题知多少

一行小树路边植,绿化环保两头栽。

间距间隔数总长,树比间隔多一棵。

桥头栏杆大理石,房屋右边山墙直。

两头不栽绿化树,间隔少一是棵数。

主题日记,我们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进行系列日记写作,也可以根据数学内容进行归类主题写作。比如:学习小数后,我们开展“小数点 大作用”,复习的时候开展“再读小数”等主题日记。主题日记的写作,让数学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总结和巩固。

四、人文日记——博古通今,丰富数学知识文化素养

当下,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改变教学方式,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关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能力,还包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文化等,不仅重视基礎知识能力的掌握,还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素养的培养等。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孩子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让孩子书写人文日记,去揭开圆周率背后的故事,了解祖冲之的生平事迹,而这些数学家在研究中发生的小故事,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他们伟大的发现等,都会让孩子在搜集、记录的过程中,带给他们精神上的触动和鼓励,从而提高他们自觉学习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数学素养。

五、自评日记——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在每一个单元或者期中期末测评中,还可以通过数学自评日记的形式,让学生查漏补缺,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下面是一个孩子期中测评后的“自评日记”:

上个星期,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评。测评时,我的情绪像往常一样平静,不紧张也不激动,在桌子上认认真真做题,可惜的是,在这一次的考试中,我没有拿到满分。哪儿错了呢?不记得自己有不会的题目啊。所以,老师发下试卷以后,我很急切地想知道我哪一道题目做错了。

哦!原来是一道计算题,题目是:15.2÷22的商要用循环小数来表示。这一道题,我的答案算对了,可是循环点却点错了!应该点在“90”的上面,我却点在“09”的上面了。唉!又是粗心惹的祸!呜呜……

古人说:“千金难换粗心事。”这一次的期中测试,让我感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不能马马虎虎,我以后应做个细心认真的人,让“粗心”这个小家伙永远地离开我!加油哦!

通过自评日记,我们不仅看到孩子们自查到了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且还学会自律,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六、巧用日记——形式多样,让数学学习变得好玩

数学日记可以写的题材很多,内容也很丰富。数学日记的书写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也可以多姿多彩,在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文字叙述

应用文字形式,把课堂发生的故事,计算公式的概念、猜想、验证的过程,自己探究数学小课题的感悟等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孩子会不自觉地突出知识主题,找到自己关注的难点或者兴趣点,甚至不惜笔墨叙述自己发现的过程,抒发自己的感悟。他们有的举例子,有的总结分类,有的用儿歌形式,叙述准确,观点鲜明,把数学日记写得生动有趣。

(二)思维导图

应用思维导图,首先能提升学生有序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加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习完一个题型,可以做题目解析;学习完一个专题,可以写心得收获记录;尤其是学习完一个单元一册书,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建构知识脉络,对知识点进行自然的梳理和巩固,知识框架也会一目了然,这对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图文结合

漫画是儿童最喜欢的阅读和表达方式,画图涂鸦也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喜欢用画画、漫画或者简笔画的形式来表述数学故事,表达对数字的理解。这种方式用得比较少,但是图文结合来写数学日记,形式新颖,效果都非常好。

所以,我认为巧用数学日记,不仅可以提升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好玩。

参考文献:

[1][美]皮纳德.身边的数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吴正宪.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英]车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丛书[M].叶刚,译.中信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数学日记日记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反思性数学日记在纠正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中的作用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