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二八定律”想到小学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2019-01-03韦健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性

韦健

摘 要:“二八定律”指出: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衡关系。它为这种不平衡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标准: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起因;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

关键词:二八定律;小学英语;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各种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地冲击我们的头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運用到课堂教学中,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优化我们的教学效果,使这些教学理念内化成为我们的教学行为,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

何谓有效?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过概括。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完成同样一件任务,如果A用了1小时,B只用了40分钟,那么B的工作就更有效。我从事英语教学20多年了,每每看到孩子们为了拿到一个理想的考试成绩埋头苦读、挑灯夜战的样子,让我不禁考虑,可不可以转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不再为繁重的作业而发愁。这样的“苦读”教育和我们理想中的素质教育还相差甚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本经济管理学的书上看到了“二八定律”,别称是巴莱多定律,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在他看来,在任何事物中,占主导地位并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数量多,却是次要的、起不到决定作用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二八定律”随处可见: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气体比例氮气占78%,氧气占22%;人体的比重中,也是由78%的水和22%的其他物质构成;生意中,20%的顾客能带来80%的利润;社会中,20%的人群拥有80%的财富……“二八定律”指出: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和报酬之间,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衡的。它为这种不平衡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标准: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起因;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

“二八定律”是否能引用到我们的英语学习中?假如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20%的时间,提高成效,用高质量的20%去换取学生80%的成绩和20%的基本知识。这样一来,学生自己还有80%的时间可以来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而且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尝试一:构建全新的脑图,形成知识链接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只是教师进行灌输教学,以应试为课堂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固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占据主导位置,一味地讲授课堂知识要点,学生机械地记录、死记硬背,记住的也只是课本上的死知识,很难深入去体会知识点的内涵,进行联想探索。由于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在教授课堂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不妨用“二八定律”来重新划分一下课堂的时间分配。首先让我们把属于学生的80%时间还给他们吧。老师不要再一句一句地给学生翻译课本中的句子,不要一句一句地带着他们读,不要让他们一行一行地抄写笔记了。这样的做法费时、费力,收效也不高。我们可以尝试在课堂上用20%的时间帮助学生勾画一个脑图——用树状结构再辅以颜色、符号把学习的内容勾画成一幅知识链接图,剩余80%的时间交给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幅图丰满起来,并把它消化掉。

以“my family”这个教学内容为例,这是孩子们都很熟悉的话题。出示课题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都能想到哪些家庭成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分支,如:grandpa,grandma,mother,father,sister ... 那么这些家庭成员有什么特点?如年龄、身高、职业、爱好等等,用一些简单的词把分支上的内容补充完毕。为了能区别第三人称单数在一般现在时中动词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在这个简单脑图的帮助下,老师只需轻轻点拨,学生就可以把一篇看似很长的课文轻松记下。这样学习的难度大大降低,省时高效。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脑图稍作调整用来指导学生做英文小练笔的训练。

到了期末复习的时候,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抱怨:这些孩子真是的,这个句型我都讲了十几遍了,他们还是错。这确实是让老师很纠结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尝试着用“二八定律”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复习的时候,老师不要先入为主,抢占孩子学习的主动权。记住:在“二八定律”中,老师只是20%,学生才是那80%。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自己来梳理知识要点,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证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偏爱的学习方式。我曾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的方法把一个学期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有的孩子用表格把单词和主要句型进行归类,有的孩子按照话题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归类,还有的孩子把知识点按难易程度划分归类……在这些五花八门的作品中,我能及时地捕捉到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只需用少量的时间就能帮助孩子们做好全面的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我把80%的学习主动权让给了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选择、整理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方法应该比滔滔不绝的讲评和大量的作业练习更有效。

尝试二:改革作业布置,激发学生潜能

仅仅靠课堂上的英语教学来提升学生英语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布置相关的英语作业来进行巩固,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完成英语作业的效率,可以让学生加深课堂知识的记忆,“温故而知新”,也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提高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质量地完成作业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1.直视差异问题,设计“二八”分层作业:每个人都不是绝对聪明和绝对愚笨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反应,对某一方面,或是较为灵活或是较为笨拙,这就是“多元智能的开发”。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设计,不要太在乎给学生布置了多少作业,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喜欢完成这项作业,关注学生的不同观点。

例如,四年级分层作业的布置

A.认读本课出现的新单词和句型;抄写并记下你认为难记的单词和句型。

B.用自己的话重复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课本里出现的新单词做扩词训练。

C.收集China,England,America等国家某一个城市的相关英文介绍。

作业内容的自主:这样的作业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为基础,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做A,B,C或A+B,B+C,A+C,A+B+C的组合。

作业数量的自主:A项作业的量,没有具体规定抄写的单词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灵活选择作业的量。

作业形式的自主:学生对C项作业可以通过自我理解、自我收集、自我创作以剪贴式、图文并茂式、工整抄写式、批注式等多种形式呈现,使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北京大学汪丁丁博士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門自由选择的艺术。”要想培养有独立思考精神、个性创新的学生,进行有选择的教育非常有必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有个性的新青年,每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和创新个性都应该得到发展。教育不再是为“应试”而行,而是真正培养创新性人才。分层作业就给了学生这样的自主权。

“二八”分层作业的设计既保证了80%的普通学生能完成作业,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给了20%的学优生更多的延伸空间。学生不再认为作业是被老师“压迫”完成的,因为有20%的榜样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尝试更高层级的作业目标,进而又能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2.注重实践运用,设计“二八”个性作业:除了书面作业之外,要将丰富多样的类型应用到作业的布置中,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的平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很多老师布置作业不是让孩子们抄写单词、句型,就是做练习题,这样的作业过于单一。“二八”个性作业就是老师只对作业的20%做相对统一的规定,把80%的空间留给学生自主发挥。如当孩子们学习了“food and drink”的内容后,我就布置孩子们把家人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列成一个统计表并在班级里做简单汇报。表面上看似一道简单的作业,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抄写了课文中的新单词,复习了家庭成员的名称,还会收集到很多课本里没有的词汇。

例如,当我们学习了Fruits这个内容后,我就让孩子们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并找出这类颜色的水果制成小卡片。孩子们或是从网上收集或是自己绘制图片,配上英文批注。孩子们的一张张作业俨然可以汇编成一本儿童英文美食小手册。

例如,学习country这个模块后,我想让孩子们记住重点词组capital city,就给他们布置了找首都的作业,看看谁收集的信息最多。作业收上来后,真让我大吃一惊,“孩子们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国家!”

如果将词组抄写10遍、20遍,相信孩子们也一定能记住这个词组,但是他们记住的也仅仅是这个词组而已。在这样开放式的作业尝试中,我常常被学生的个性表现震撼,它让我体会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有无可限量的学习潜能。

陆云教授引用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教是为了不教。”我回味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有点矛盾,现在如果用“二八定律”来解释,我终于明白:一是要我们大胆地放手、放权,老师用20%的权力把握学习的方向,把80%的学习主动权归还学生;二是要我们善于提炼知识,抓住学习的主要矛盾。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选择、有重点地讲解,区别并分清主要的重点和侧重点,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