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爱群:用电影视觉见证逐梦力量
2019-01-03曹雪
曹雪
无论是剧本创作、作品主题、现场拍摄,还是人物塑造、影像色彩等,他无一不精。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奇妙的艺术形式。而每一位电视人都是为观众们创造奇迹的造梦者。尹爱群,正是万千美梦铸造师当中的一员。尹爱群导演是个极其专业的人,他兢兢业业,倾其一生,注所有深情于影视创作,三十年初心未变。
电影世家的熏染
尹爱群出生于电影世家,在艺术氛围熏陶下,他从小就对电影、电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尹爱群12岁跟随父亲下乡到浑江(现在的白山),14岁回城。1975年7月,文革之后,恰逢长影招聘第一批演员、助理、字幕等。尹爱群参加了考试,并成功的考入长影工作。那时尹爱群虽然年轻,资历也浅,却非常出色。做了几部戏的场记后,他被选为助理导演。在当时,能分到长影厂工作是多少人的梦想。原本应该就这么安定的工作下去,但大哥却对他说,“你的经历决定你的财富和前程。”尹爱群听从了大哥的建议,函授后决定去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求学。后来和尤小刚、王冀邢、宋业明等人成为了同班同学。
在电影学院导演班的学习经历使尹爱群对电影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让他开阔了眼界,以全新的视觉看电影、电视,并且让他明白了,人生应该是一个坐标,它不只是纵向的延伸,还需要横向的拓展。
在长影奋斗的几十年
从电影学院回到长影后,尹爱群结婚生子。后来与王亚彪一起执导了由楚良小说改编的具有讽刺意义的科幻电影《合成人》,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1990年,尹爱群34岁。在研究《夹皮沟》剧本的时候,长影停产开创作会议,尹爱群在会上做了主题为“从年轻人抓起”的发言,这次发言给当时的厂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十分欣赏尹爱群的人品和能力,在不久后的生产会上,直接宣布提拔尹爱群为生产处副处长,负责调度,保证生产。摄影棚、水电等调度工作既复杂又辛苦,经常半夜了依然电话不断,为此妻子没少埋怨他。1991年厂里改革,想成立青年创作室。三个艺术片室,只有“王牌”一室的主任和党组书记是由一个人担任的,那个人就是尹爱群。
1993年10月,尹爱群被任命为厂长助理,协助当时的厂长工作。1994年10月,他升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正是在此期间,他拍摄了《海风吹过的乡村》,并且获得了飛天奖,他本人也被推荐为全国人大代表。尹爱群的努力和付出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但荣誉背后他并没有欣喜雀跃,他淡泊名利,努力抓艺术,监管剧本、生产。
2010年尹爱群担任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2013年任吉林省文联主席同时兼任党组书记,2016年连任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一直到63岁正式退休。
不做嘴尖腹空之人
退休后,尹爱群仍然坚持学习。他笑称自己有三大爱好:剪报纸、买碟片、收集酒瓶。他汲取知识,并时刻告诫自己绝不做嘴尖腹空之人,他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日益丰盈。“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几乎成了尹爱群的座右铭。
多年来,尹爱群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的作品故事性强,富于生活色彩。“不矫饰”、坦坦荡荡的风格以及他作品中对人生、家庭的热爱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他说,“做导演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生活和细节。‘情节好编,细节难寻,我们的思想永远在路上。”
尹爱群说,在他众多作品中,他最满意的要属《家事难产》(《妯娌情深》)了。“做导演最重要的是有生活。”
“好作品是贴近时代、与时俱进的,表现真实生活的,要保持正确的方向,要重视现实题材,推崇平实之风,推崇高尚写作,摒弃虚浮、格调低俗的创作之风。”尹爱群补充说。
尹爱群
国家一级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校友会副会长,吉林省文联主席,吉林省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