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生活

2019-01-03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虫儿诗意奶奶

【导语】

每个人都会询问这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生活中遭受不幸的人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而即便那些成功者也时常会迷茫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探讨的不是仅仅是价值观,更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常想一二

◎陈鲁民

晋人羊祜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他这话还真不是无病呻吟,更非“为赋新词强说愁”。他立志伐吴,统一天下,建不世之功,可总是不能如意。先是碰上一个硬对手陆抗,让他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等到陆抗病死了,他正准备出兵,晋武帝又听信贾充谗言,不愿动武,错过伐吴最好时机;又过了几年,晋武帝终于想明白了,要大动干戈了,羊祜已老得走不动了,无可奈何之际,不由得他不发出这千秋遗憾。

宋人辛弃疾也有同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辛弃疾立志抗金,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一帮主和反战君臣,百般阻挠,处处掣肘,让他空有一腔报国志,在等待与无奈中,慢慢老去,加上孩子也不争气,让他很是失望。一生坎坷,壮志难酬,他只有寄情于诗词曲赋中,发发英雄牢骚,出出豪壮怨气。好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牢骚怨气竟也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他无意中成了一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标本。

扪心自问,我们多是些庸庸碌碌的平常人,没有羊祜、辛弃疾那么大的襟怀和抱负,不如意的层次也没他们那么高,但遇到的不如意事却一点不比他们少,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庸常小事,鸡虫得失,小悲小伤,也常让我们心情郁闷,无法排遣。

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多不如意事都是自找的,譬如,刻意去争一些不该争或意思不大的东西,争位子,争职称,争荣誉,争排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给自己定下太高的人生标准,老是和这个比和那个比,结果越比越泄气,越比越不如意;或奋斗目标太多,各种欲望太强,结果力不从心,自寻烦恼。那么,我们不妨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从实际出发降低一点人生标准,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不如意事自然就会减少。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他曾写过这样一幅著名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基本无法改变,那不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驼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

比如说吧,是楚霸王,你就应常想破釜沉舟,少思霸王别姬;关老爷呢,该常想过五关斩六将,少思走麦城;曹孟德就应常想官渡大捷,少思赤壁惨败;李后主呢,要常想“凤阁龙楼连霄汉”,少思“最是仓皇辞庙日”;孟进士呢,该常想“春风得意马蹄疾”,少思“昔日龌龊不足夸”;东坡先生,则宜常想“千里共婵娟”,少思“高处不胜寒”;清照女士,当多想“应是绿肥红瘦”,少思“凄凄惨惨戚戚”;拿破仑元帅呢,应常想奥斯特里茨战役,少思那不幸的滑铁卢。总之,要多想“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高兴事,少思那“将军被擒,宫女失宠”的倒霉事。

不过,“少思八九,常想一二”也要讲个辩证法,把握好一个度。“常想一二”是为了调整情绪,保持乐观,但绝不能躺在“一二”上睡大觉,自我麻醉,感觉良好,而要积极开拓“一二”的领域,挖掘新的“一二”出来。“少思八九”也不等于不思,一点不思那就成了没肝没肺的糊涂虫,而是要少思、精思加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在精思中悟出人生真谛,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尽量减少“八九”的内容。这样,我们才能宠辱不惊,乐观豁达,拥有一个充满希望而进退自如的快乐人生。

(选自《杂文月刊》)

●点到为止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会拥有快乐人生。但如何把握分寸,这很重要。作者既提醒人们“常想一二”,又告诫大家讲究辩证法(尤其是结尾段指出“要积极开拓‘一二的领域,挖掘新的‘一二出来”以及“尽量减少‘八九的内容”),可谓入情入理、语重心长。为了讲清道理,作者举了不少古代名人的事例和名言佳句,使全文材料丰富、说理透彻、神采飞扬,很能引领读者多向思考。

把生活变成诗歌

◎朱成玉

记得小时候,一个夏天的夜晚,有一只飞虫飞进了我的耳朵眼儿里。我慌张地使劲扒拉耳朵,可是那只顽皮的小飞虫死活不肯出来。我急得哭了起来。

奶奶取出一滴清油,她说,往耳朵眼儿里滴几滴清油,就可以把飞虫的翅膀粘住,然后憋死它。

母亲先让我站起来,把耳朵对着明亮的灯泡,像变魔术一样附在我的耳朵边喃喃低语:虫儿虫儿快出来,给你光亮让你玩……果然,不一会儿,虫儿就慢慢爬了出来,围着灯泡快乐地旋转起来。母亲说,虫儿最喜欢的是亮光,哪里有亮光,它就会朝哪里飞。

对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诗人解释道:前者是生活,而后者就是诗歌。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又伤心又害怕。一个疼爱我的人永远地走了,再也不回来,蓦然间令我感觉到生命的黑暗。父亲开导我,他摸着我的头说,奶奶出远门了,那个方向是通往天堂的,上帝正在花园里召唤她呢,因为上帝喜欢她。我知道奶奶是个很虔诚的基督教徒,这样的解释让我的心锁顿时打开。父亲把我的悲伤改编成了童话。

从此我微笑着生活,我知道奶奶希望我这样。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给自己,也给别人以微笑,把手中的爱尽力播撒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一个老师批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另一个老师祝愿道: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有一次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差,到处坑坑洼洼。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被一件事情困扰的时候,想没想过换一种方法来解决它呢?我们每个人,无法主导生命,却可以“改编”生活。那个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是一种很诗意的劳作,而并不仅仅是从一个肩膀到另一个肩膀的疼痛。

生命中没有导演,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是一本陈年旧账,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和灾难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悠闲而又充满诗意;时而又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摘自《青年文摘》2019年第8期)

●点到为止

一只虫儿飞进“我”的耳朵眼里,母亲用童谣诱惑虫儿慢慢爬出来;奶奶去世时,父亲编造一则美丽的童话,引导“我”走出悲伤;面对志愿当小丑的学生,一位老师送去真诚的祝福;面对坑坑洼洼的路面,一位导游用幽默逗游客开心。作者借助这四个事例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顺,总有不如意的事发生,我们要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而美好。我们虽然无法为自己的人生彩排,但可以当好自己的编剧,编写出诗意的人生。

猜你喜欢

虫儿诗意奶奶
诗意地栖居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被耽搁的诗意
亮虫儿(外三首)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