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隔代亲的“降温带”
2019-01-03王霞
王霞
朋友肖丽跟我说,她家的餐桌、卫生间都是他们夫妻和孩子爷爷奶奶智斗的“战场”。
肖丽的老公是三代单传,家里还有个年近九旬的老祖母,所以结婚没有单立小家庭。一家祖孙四代住在一套大房子里。公公婆婆算是开明的,甚至因为对肖丽老公有点宠溺,连带着对肖丽也有些娇惯,所以日子过得挺平和。让肖丽开始头疼的是生了小宝,特别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
“你听,小宝,还有人叫这么土气的小名吗?甚至大名也要有‘宝字。”肖丽苦笑着对我说。
名字叫宝,生活中,这个孙子也着实是宝。几位老人“合起伙”来宠孩子。无论肖丽怎么抗议,老人们都不在意,还说,小宝爸不就是宠着长大的?不也挺好?小宝吃饭,坐在爷爷奶奶中间,老两口你一筷子,我一勺地喂。都上幼儿园大班了,明明自己能上厕所,可在家时,奶奶总在旁边伺候着,替小宝擦屁股、提裤子。小两口看不惯,于是就有了智斗。
说起这些事情,肖丽能唠叨上三天三夜。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只有想不到,没有爷爷奶奶做不到的。就拿吃的来说,小宝喜欢吃西瓜,奶奶一年四季买西瓜,从菜市场到超市。如今为了网购新鲜的,还学会了手机上网,手机里有好几个购物App,都是小宝专属“供货”货源。
吃就不说了,再说说出行。由抱到背,不夸张地说,上中班前,小宝外出,只要有爷爷奶奶在,孩子脚就没沾到过路面。二老抱不动了,就要求小两口来。你要是推辞,他就继续来,吭哧吭哧地,让你过意不去而接过去。“结果好好的孩子成了小懒鬼了!”肖丽说起这个叹气不止。
还有更让人生气的。孩子们在一起玩,总免不了推推搡搡,吵吵闹闹。要是小宝吃了亏,老人们不依不饶,甭管是大是小,有没有大人在场,都要替他讨个公道。而当小宝犯了错,那是绝不会受训受罚的,有爷爺奶奶替他去赔礼道歉呢。一来二去的,有恃无恐的小宝就成了小霸王,在幼儿园里三天两头有老师告状。
如今上大班的小宝还是任性不已,这让肖丽两口子很是头疼。眼看就要上学了,这样可怎么和同学相处?
于是,肖丽和老公商量了下,决定要和爷爷奶奶来场“迂回战”。老人疼孩子是常事。“隔代亲,格外亲”。老人们迟暮之年,感觉到自己来日无多,心生苍凉和对生的依恋。而他们在孙辈的身上,能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对孩子的格外珍惜实则是对生的愿望的表达。同时,随着变老,人的智力和心理都会童稚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小孩。这样一来,他们和年轻的子女间就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反而在孙辈们身上表达的爱更容易被接受。而孙辈在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就会跟其更亲近,会减轻老人们的晚年寂寞。回头想想,我们自己不也曾经是爷爷奶奶宠爱的对象吗?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童年美好的一部分。
不过,就像肖丽的烦恼一样,老人对隔代人的无边溺爱确实造成了教育的难题。由于年轻的父母工作忙,或者是贪恋轻松,不少孩子都是由祖辈进行养育。这些老人精力有限,加上对于儿童的文化教育和养成教育不了解,极易形成不健康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不能遵循当代儿童健康成长的规律,而容易采用简单的满足,造成过度溺爱孩子。孩子因此缺乏自律性和自主性。也常常出现极端的性格:叛逆,孤僻,两面性。在宠溺当中任意妄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群体交往中常常无所适从,而在日常行为中趋于孤独自闭;当遇到强势时则脆弱不堪。这无论哪一种极端性格都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面对这个问题,孩子的父母就要变身“缓冲带”,用智慧化解老人的宠溺,只留存疼爱。
首先,要理解老人的心情,尊重老人的付出,委婉耐心地多渠道沟通,由此换来老人的理解,而渐渐改变无原则的宠溺。但绝不能指望老人由此就能完全改变。所以最有效的就是孩子的事尽量亲力亲为。在减轻老人的负担的同时也能掌控教子局面。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树立自己的权威,争取成为孩子的偶像。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他们信任、崇拜你,就会以你的言行为标准。这样,你只需做好自己,就可以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为了“降低”小宝被宠,肖丽夫妻俩也开始想对策。白天在家时间少,晚餐是一大家子团聚的时候。奶奶专做小宝爱吃的菜,夫妻俩就教导孩子孝敬老人,送到老人面前。小宝已经有小胖墩的倾向了,可是奶奶总做他爱吃的烧排骨、冰糖猪肘等这些油腻的荤菜。夫妻俩让小宝孝敬老人,还强调爷爷奶奶要注意血压不能多吃。然后举例,谁家的孩子偏食荤菜成了小胖子,中考体育不及格,体检发现得了儿童高血压等等。
同时,肖丽开始注意调整工作时间,节假日尽量避免加班,做到独立带孩子,特别是经常带小宝参加一些亲子活动。肖丽自己本也是能歌善舞,心灵手巧。活动中,她大展身手,小宝特别为妈妈感到自豪,这样一来,妈妈的话就有了分量。在肖丽的引导下,小宝在集体中学会了和小朋友友好交往。肖丽还注意激发小宝的好胜心,去参与一些诸如攀岩、爬山等培养毅力的活动,逐渐改掉他娇气懒惰的坏习惯。
每次活动回来,小宝都会给爷爷奶奶展示新本领。看到孩子懂事了,能干了。爷爷奶奶也就放心、放手了。